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陶瓷知识 >> 瓷器 >> 百科详情

釉下彩瓷器的制造流程

2025-07-09 瓷器 责编:奇石百科 7978浏览

釉下彩瓷器的制造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釉下彩瓷器的制造流程

1. 选料与练泥:选择优质的高岭土、瓷石等原料,经过粉碎、淘洗、沉淀、除杂等工序制成细腻均匀的瓷泥。练泥过程需反复揉搓以排除气泡,增强泥料的可塑性。

2. 成型:通过拉坯、印坯、注浆或捏塑等方式将瓷泥塑造成所需器型。传统手工拉坯对工匠技术要求较高,需保证坯体厚薄均匀、形状规整。

3. 修坯与干燥:对半干的坯体进行修整,削除多余泥料并打磨表面。完成后置于阴凉通风处自然干燥,避免暴晒导致开裂。

4. 施釉前处理:用海绵或刀具清理坯体表面杂质,必要时进行补水(即用湿笔抚平细微裂纹),确保釉面附着均匀。

5. 釉下彩绘制:使用含钴、铜、铁等金属氧化物的彩料在素坯上直接绘画。常见技法包括勾线、分水(填色)、泼彩等,需控制料色浓淡以呈现层次感。青花、釉里红是典型的釉下彩品种。

6. 施釉:将绘制完成的坯体浸釉、喷釉或刷釉。釉料通常为透明石灰釉或长石釉,厚度需适中,过厚易流淌,过薄则发色暗淡。

7. 装窑烧成

- 素烧:部分精细瓷器先经800-900℃低温素烧以增强坯体强度。

- 本烧:在还原焰或氧化焰气氛下高温(1280-1350℃)烧制,釉料熔融形成玻璃质层,彩料在釉下永久固着。

8. 质检与包装:剔除变形、色差等瑕疵品,对合格产品进行分级包装。传统釉下彩因色彩被釉层保护,具有耐磨、耐腐蚀、无毒等优点。

延伸知识

青花料特性:优质钴料含锰、铁比例不同,元代苏麻离青呈色靛蓝带黑斑,明代平等青则显淡雅。

分水技法:通过调节彩料浓度实现“墨分五色”效果,需熟练掌握笔锋含水量。

窑变控制:釉里红的铜红釉对温度敏感,±10℃即可影响呈色,故有“千窑一宝”之说。

现代工艺革新:部分企业采用3D打印坯体、数码喷墨绘制等技术,但传统手绘釉下彩仍被视为艺术价值标杆。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艳丽瓷器和重金属有关艳丽瓷器以其华丽的色彩和精致的装饰闻名,是东方艺术的杰出代表。许多人可能好奇,这些瓷器的鲜艳度和持久性,是否与某些特殊的元素有关。答案是肯定的,重金属元素在瓷器制造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2025-11-04 瓷器 7041浏览
  • **什么窑瓷器和汝窑瓷器像?深入解析宋代瓷艺的姐妹篇**汝窑瓷器以其典雅素净的天青釉色闻名于世,被誉为“青瓷之冠”。那么,有哪些窑口的瓷器与汝窑风格相似甚至同属一个体系呢?本文将从历史渊源、工艺特征、考古标
    2025-11-04 瓷器 3253浏览
栏目推荐
  • 紫砂花盆与瓷器花盆在园艺与盆栽艺术中,花盆不仅是植物的容器,更是承载文化与美学的艺术品。紫砂花盆和瓷器花盆作为两大经典类型,各自拥有独特的历史背景、材质特性和使用价值。本文将从专业角度深入探讨这两类花
    2025-09-30 瓷器 4183浏览
  • 瓷器上面有一个固字在中国古代瓷器研究中,铭文与款识是断代、辨伪与探析文化内涵的重要依据。其中,带有固字的瓷器尤为特殊,它不仅指向特定历史时期或窑口,更可能关联到宫廷定制、官府用器或特殊寓意。本文将深入
    2025-09-30 瓷器 6381浏览
  • 大唐的瓷器有哪种年代大唐王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其瓷器生产不仅技术成熟、种类丰富,而且在不同阶段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唐代瓷器的演变与其政治、经济及文化发展紧密相连,大致可
    2025-09-30 瓷器 7766浏览
全站推荐
  • 瓷器元字底款是什么年代的元字底款作为中国传统瓷器款识的重要类型,其历史渊源与年代特征一直是陶瓷学界研究的热点。元字底款并非单一指代,而是涵盖了元代瓷器底部常见的“元”字款、年号款及吉祥纹样等多种形式的
    2025-10-31 瓷器 7746浏览
  • 小米绿松石三千块:解析高性价比旗舰手机的配置与市场价值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的加剧,小米在中高端市场持续发力,推出多款具有独特设计和高性能配置的机型。其中小米绿松石三千块系列以其独特的渐变色设计和均衡的
    2025-10-31 绿松石 3315浏览
  • 和田玉会影响皮肤吗:从矿物学与皮肤科学角度全面解析和田玉作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因其温润的质地和文化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随着佩戴人群的增加,关于和田玉对皮肤影响的讨论也逐渐增多。本文将从矿物成分、
    2025-10-31 和田玉 156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