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的翡翠烧麦是淮扬菜系中的经典点心,以造型精巧、馅料清鲜闻名。以下是关于翡翠烧麦的详细介绍:
1. 历史渊源
翡翠烧麦诞生于清末民初的扬州富春茶社,由面点师陈永祥首创。其名称源于馅心碧绿如翡翠,与另一招牌点心“千层油糕”并称“富春双绝”,现为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之一。
2. 核心工艺
皮薄如纸:采用高筋面粉烫面制成,面皮需擀至透光且韧性足,边缘捏出荷叶褶(传统为24褶以上)。
翡翠馅心:以扬州本地的“矮脚青”青菜为主,焯水后挤干切末,拌入熬制的猪板油渣、火腿末、白糖、盐,突出咸鲜回甘的复合风味。
蒸制火候:旺火快蒸3分钟,出笼时菜馅保持翠绿,皮不塌陷。
3. 创新与流派
现代衍生出虾仁翡翠烧麦(添加河虾仁)、素斋版(用松茸油代替猪油)。部分茶社在面皮中掺入菠菜汁,强化视觉效果。
4. 文化寓意
时令性:传统仅春季供应,因选用清明前的“梅岭青菜”,口感最嫩。
文人审美:造型借鉴扬州园林的精致美学,体现淮扬菜“不以量取胜,而以味见长”的理念。
5. 食用讲究
需搭配镇江香醋与姜丝,化解猪油腻感。部分老茶客偏好佐以魁龙珠茶(富春特调花茶),茶香与烧麦鲜味相得益彰。
扬州翡翠烧麦的技艺传承严格遵循师徒制,2021年收录入《中国淮扬菜志》,成为展示扬州“早上皮包水”饮食文化的活态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