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颜色:天然绿松石颜色多样,从浅蓝到深绿,分布不均匀,常见铁线或色斑。染色绿松石颜色过于均匀,不自然。
2. 铁线:天然绿松石的铁线呈不规则网状分布,有立体感,边缘与石体融合自然。人工铁线过于规整,边缘生硬。
3. 光泽:优质绿松石呈蜡状至玻璃光泽,经抛光后光泽温润。注胶或染色品光泽呆板,表面常有塑料感。
4. 硬度:天然绿松石莫氏硬度5-6,用刀划动会留浅痕但不易碎裂。优化处理的硬度偏低,易出现崩口。
5. 密度测试:天然绿松石密度2.6-2.9g/cm³,手感沉甸。注胶或粉压制品密度偏轻,浮于二碘甲烷(3.32g/cm³)液面。
6. 放大检查:使用10倍放大镜观察,天然绿松石可见微小气孔和矿物包裹体。染色品在裂隙处颜色富集,注胶品可见气泡或胶流纹。
7. 紫外荧光:多数天然绿松石在长波紫外线下无反应,注胶品可能显示蓝白色荧光。但部分含磷灰石包裹体的天然料也会发荧光。
8. 热针测试:用加热针接触不明显部位,注胶绿松石会释放塑料气味,天然石仅可能有矿物加热气味。此方法具破坏性需谨慎。
9. 吸水特性:未优化绿松石吸水性强,滴清水后数秒内会被吸收。蜡封或注胶品表面水珠长时间不散。
10. 产地特征:
伊朗料:天蓝色均匀,铁线少
湖北料:多菜籽黄,网状铁线密
美国睡美人矿:纯净高瓷蓝
埃及料:颜色偏绿,多白脑
11. 优化处理类型:
浸胶:提高稳定性,仍属天然
注胶:改变结构,国际不认可
染色:使用铜盐或有机染料
再造:绿松石粉压制
12. 相似仿品鉴别:
硅孔雀石:硬度低,折射率1.46
磷铝石:折射率1.56-1.59
染色菱镁矿:可见白色未染色部分
玻璃仿品:气泡,贝壳状断口
13. 证书验证:正规检测机构会注明:
天然绿松石
优化处理类型
产地(可检测时)
红外光谱特征峰数据
14. 保养要点:
避免接触化妆品、汗液
忌高温暴晒
清洁用软布蘸清水
长期不佩戴需密封保存
15. 市场陷阱:
"美国松"实为国产优化品
"原矿"概念滥用
直播间滤镜调色
书二维码链接
注:目前市场上90%的绿松石经过不同程度优化,完全未处理的"原矿"价格极高且易开裂。购买高价绿松石建议要求附国检证书,并复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