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收藏知识 >> 钱币 >> 百科详情

古代钱币拍卖案例

2025-08-08 钱币 责编:奇石百科 1569浏览

中国古代钱币作为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在拍卖市场上备受关注。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拍卖案例及相关知识拓展:

古代钱币拍卖案例

1. 清代"咸丰元宝"当千雕母

2013年北京保利春拍,一枚咸丰元宝"当千"雕母以218.5万元成交。雕母是铸币的原始模板,采用手工雕刻,存世极少。咸丰时期因太平天国运动导致铜料短缺,大钱铸造时间短,品相完好的当千级雕母尤为珍贵。

2. 战国"三孔布"

2012年中国嘉德秋拍,一枚战国"武阳"背"一两"三孔布以368万元创下古币拍卖纪录。三孔布是战国晚期赵国或中山国货币,因布首与两足各有一穿孔得名。其文字风格和形制对研究先秦货币制度极具价值。

3. 明代"永乐通宝"背三钱

2020年西泠拍卖,一枚明代永乐通宝背三钱样钱以161万元成交。该币为郑和下西洋时期铸造的试样钱,存世不超过五枚。三钱规格不符合明代常规货币体系,推测可能用于对外贸易或赏赐。

4. 新莽"一刀平五千"金错刀

2017年北京诚轩拍卖,王莽时期"一刀平五千"金错刀币以172.5万元落槌。该币将刀币与圜钱形制结合,"一刀"二字用黄金错嵌,体现了新莽币制改革的艺术性。存世真品多锈蚀严重,字口清晰的尤为难得。

5. 元代"至正之宝"权钞钱

2019年香港嘉德拍卖,元代"至正之宝"背"伍钱"权钞钱以289万港元成交。这种钱币并非流通货币,而是用于折算纸币的信用凭证,反映了元代纸币制度的特殊形态。现存实物主要出土于江西地区。

相关知识扩展:

钱币鉴定要点:需综合考量锈色(自然锈呈层次状)、文字风格(与时代特征吻合)、铸造工艺(范线、穿口处理)等因素。现代高仿品常采用老铜翻铸或酸蚀做旧。

市场趋势:近年来,状态完美的纲目钱(如北宋崇宁通宝折十大样)、特殊版别(如康熙通宝"罗汉钱")、少数民族政权钱币(如西夏"乾祐元宝")价格涨幅显著。

收藏建议:初入门者可从清钱入手,关注局名(如宝泉、宝源)、版别差异;高端收藏需注重传承脉络,民国时期名家旧藏(如罗伯昭、戴葆庭)的钱币往往溢价明显。

拍卖市场的强劲表现反映了文物艺术品收藏从"物以稀为贵"向"文化价值认同"的转变,钱币作为微型历史档案,其学术价值与审美价值正得到更深入的认识。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识别钱币正反面是金融安全和货币管理的基础技能,尤其在交易、收藏和防伪领域具有重要价值。随着货币防伪技术的不断升级,掌握专业化的识别方法对避免流通和保障资产安全至关重要。以下从核心识别要素、操作流程、防
    2025-10-29 钱币 2933浏览
  • 古钱币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其上的文字信息对于研究古代经济、政治、艺术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许多古钱币上的文字因年代久远、工艺复杂或磨损严重,导致普通收藏者难以识别。本文将围绕古钱币上的字不认识怎么搜这
    2025-10-29 钱币 1542浏览
栏目推荐
  • 儿童魔术钱币教程魔术是一门充满神秘与惊喜的艺术形式,尤其对于儿童而言,学习简单有趣的魔术不仅能提升自信心,还能培养专注力与表达能力。钱币魔术因其道具简单、效果直观,非常适合初学者。本教程将详细介绍几种
    2025-09-27 钱币 8289浏览
  • 蕉城鉴定钱币中心是中国东南地区一家备受认可的专业钱币鉴定机构,坐落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该中心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资深的专家团队以及严谨的鉴定流程,为广大钱币收藏爱好者、投资者以及学术研究机构提供权威
    2025-09-26 钱币 9826浏览
  • 近日,一则钱币网络主播被抓的消息在收藏圈与直播电商领域引发广泛关注。这起事件不仅揭示了网络直播带货繁荣背后的乱象,也将钱币收藏这一专业性极强的领域的监管问题推至台前。本文将结合全网搜索到的专业信息与结
    2025-09-26 钱币 4810浏览
全站推荐
  • 哈尔滨高价回收邮票:专业市场现状、流程及价值分析哈尔滨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其邮票市场近年来呈现出独特的价值体系。随着集邮文化的深入发展和藏品市场的活跃,哈尔滨高价回收邮票业务逐渐形成规模。
    2025-10-25 邮票 3984浏览
  •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今日头条作为国内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其收藏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资讯保存方式。然而,随着用户对内容管理的需求不断变化,取消收藏的操作也逐渐成为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本文将系统解析头条
    2025-10-25 收藏 9097浏览
  • 七十年代国画塞北变江南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国画艺术在特定历史阶段呈现出一种令人瞩目的风格转向现象,被称为“塞北变江南”。这一时期,国画创作在继承传统文人画精神的同时,逐渐融入更多南方意象,形成独特的
    2025-10-25 国画 872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