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的制作和使用涉及多种工具,以下按不同场景分类详述:

一、制作工具
1. 泥凳:木质工作台,兼具弹性和稳定性,便于拍打泥片。
2. 木搭子:枣木或硬木制成,用于捶打泥块至均匀厚度。
3. 鳑鲏刀:金属薄刃工具,切削泥料、修整壶身线条,形似鱼鳞(鳑鲏鱼得名)。
4. 明针:牛角或金属片,表面抛光关键工具,分“长颈”“短颈”等20余种。
5. 转盘(辘轳):手动旋转底座,辅助成型对称结构。
6. 线梗:细钢丝弯制,用于清理壶嘴、壶把接缝处的余泥。
7. 规车:定制尺寸的圆规划割工具,确保盖子与壶口吻合。
二、烧制工具
1. 窑具:匣钵(保护壶体免受窑火污染)、垫片(防止黏连)。
2. 测温三角锥:监测窑内温度,不同标号对应不同熔点。
三、使用工具
1. 茶巾:纯棉材质,擦拭壶身避免水垢堆积。
2. 养壶笔:天然动物毛制成,均匀沾茶水涂抹壶表促进包浆。
3. 壶承:承接余水,多为紫砂或陶制,避免木质长期沁水变形。
4. 茶漏:过滤茶渣,尤需注意与宽口壶型的匹配。
扩展知识
传统工具中,“木鸡子”为独有印章工具,用于壶底印记压制。
现代引入电子雕刻机,但手工刻绘仍被视为高端壶的价值标识。
烧成后需用金刚砂条修整口盖,确保密封性,行业称“整口”工艺。
制作一把全手工紫砂壶需50余种工具协作,仅明针抛光就可能反复数十次,可见匠人工艺之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