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而真正的成熟和发展则发生在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由于中国山水画深受自然的启迪,它的形成、发展与河山之间的相互作用密不可分,以自然山水为创作对象,并在画面中反映出自然的精微和优美,是中国绘画中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备受世人的追赶和传承。

中国山水画的精髓即“文以载道、意境深远”的理念。国画家们以笔墨、色彩,运用点、线、面的造型技巧,将自然山水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结合诗、书、画的艺术形式,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文化、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融入到山水画中。中国山水画家们通过笔墨、色彩过程,舒展自身情感,表现出山水的灵秀跃然、雄伟壮观之美。
在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过程中,涌现出大批杰出山水画家。其中,王维、李唐、苏轼等唐宋诗人画家都是山水画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明代重臣文征明的“文山会海”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一代巨匠,他以笔墨渗入自然、以诗歌调和色彩,营造出独特的人文情感。清代著名画家石涛的山水画是个人情怀和技艺的完美结合,他的画作追求独创性和艺术性,成为学习研究中国山水画的重要作品。
除了理念和思想的影响,山水画家们的创作还深受时代和地域的影响。中国山水画作为一种深受中国文化内涵和审美趣味影响的绘画形式,进而演化出许多地方主义甚至乡土主义的传统流派。例如,中国南方具有武陵山水风格、苏州画派、浙江画派、广东画派等;中国北方的画派则有四川画派,山西画派等。他们在山水画传承的同时,又在不断的衍化和变革中发展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地域特色。
综上所述,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它不仅展现了中国山水的丰富多彩,也将自然山水和人文意蕴有机结合,在美学和人性的层面上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山水画是中国绘画中的一朵奇葩,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