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画家较多,以下列举几位代表性人物及其艺术成就:
1. 吴历(1632—1718)
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江苏常熟人,与王时敏、王鉴等并称"清初六家"。早年师从王鉴、王时敏,后皈依天主教,绘画融合中西技法,山水画构图严谨,笔法苍润。代表作品有《湖天图》《静深秋晓图》,其艺术思想受西方透视学影响,形成独特风格。
2. 吴宏(17世纪)
字远度,江西金溪人,金陵八家之一。擅山水、竹石,笔墨放纵洒脱,尤以"斧劈皈"技法闻名。作品《江城秋访图》以粗笔勾勒结合水墨渲染,体现金陵画派的写实倾向。
3. 吴昌硕(1844—1927)
虽主要活跃于清末民初,但其艺术根基在清代。字仓石,浙江安吉人,将金石书法入画,开创海派大写意风格。花卉作品如《紫藤图》以篆籀笔法绘枝干,色彩浓烈,影响近代绘画甚巨。
4. 吴彬(约16-17世纪)
字文中,福建莆田人,万历年间宫廷画家。人物画受佛教影响,造型奇崛,《十八应真图》展现夸张变形风格;山水画如《岁华纪胜图》构图繁复,具有装饰性。
5. 吴伟(1459—1508)
虽主要活动于明代,但其画风延续至清初。字士英,江夏人,"浙派"代表,笔法奔放,《长江万里图》以泼墨技法表现浩渺江景,对清代职业画家有深远影响。
补充知识:清代吴姓画家群体呈现地域分化,江苏地区受文人画传统影响较深(如吴历),金陵地区倾向写实(吴宏),而晚清海派则注重金石趣味(吴昌硕)。天主教传播使部分画家(如吴历)接触西洋铜版画,作品出现线性透视特征。职业画家与文人画家的分野在吴姓画家中亦有体现,如吴宏卖画为生,作品更具世俗气息;吴历则注重笔墨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