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为中国古玩交易的重要枢纽,拥有丰富的古玩市场和商家资源,以下是主要的交易场所和行业特点:
1. 重点古玩市场
(1)东台路古玩市场(现已搬迁)
原址曾为上海最大的露天古玩集市,以瓷器、玉器、杂项为主,2016年因城市改造关闭,部分商户迁至「中福古玩城」或「虹桥古玩城」。
注意:市场上高仿品混杂,需警惕民国仿明清瓷器、做旧铜器。
(2)中福古玩城
位于黄浦区福州路,高端古玩交易中心,主打书画、明清家具、珠宝翡翠。
特点:定期举办鉴定活动,商户多为长期从业者,真品率较高,但价格偏贵。
(3)云洲古玩城(徐汇区)
五层综合市场,地下一层以钱币、邮票为主,四楼茶具专区有日本回流老铁壶、宜兴紫砂。
捡漏点:周末地摊集市常出现民国文献、上海老月份牌等特色藏品。
2. 拍卖行与精品店
朵云轩(南京东路):百年老字号,主营书画、文房四宝,春/秋拍推出海派名家作品。
敬华艺术空间:专注于近现代书画和官窑瓷器,提供专业品鉴证书。
私人会所式商家:如永嘉路、思南公馆区域的高端古董店,多经营明清官窑、高古玉,须熟人引荐。
3. 行业风险与鉴别要点
常见陷阱:
- 臆造品:如"清代五彩电视机"等荒诞造假。
- 材质作假:绿松石注胶、翡翠BC货冒充A货。
- 文献伪造:家谱、地契等利用旧纸张做伪。
专业建议:
- 购买高价物品前要求出具「热释光检测」(瓷器)或「宝石鉴定证书」。
- 学习基础术语:包浆、蛤蜊光、火石红等特征。
4. 延伸知识:上海古玩史
1920年代,广东路曾是犹太商人的古玩集散地,大量青铜器由此流出海外。现存「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克鼎,曾由沪上收藏家潘达于捐赠,这段历史也反映了上海在文物保护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