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核桃的最初状态通常指刚从青皮果实中剥离出来的原始形态,具有以下典型特征与相关知识:
1. 外部形态
- 刚剥去青皮的核桃表面粗糙,带有细密的天然纹理(如荔枝纹、蚂蚁纹等),棱角分明,边缘尖锐。部分品种(如四座楼、官帽)底部气门明显,呈开放式或闭合状。
- 青皮残留是常见现象,需及时清理以避免汁液氧化污染壳面。未彻底清理的核桃可能呈现黑褐色污渍,需用硬毛刷配合清水深度处理。
2. 皮质与颜色
- 新核桃皮质坚硬但含水量高,呈淡黄白色或浅褐色,阳光下发哑光。久置后因氧化逐渐转为深黄或棕红,这一过程称为"上色"。
- 皮质分为姜黄皮、红皮等类型,受树种(如河北涞水嫁接果、野生老树果)和土壤矿物质影响。姜黄皮变色慢但后期通透,红皮初期上色快但易发暗。
3. 结构与密度
- 新果内部仁体饱满,晃动时有轻微声响(俗称"晃仁"),随把玩水分蒸发,仁体萎缩后逐渐沙化,形成"沙仁"状态。
- 高密度核桃碰撞声清脆,可通过沉水测试判断成熟度:秒沉水者为足成熟果,浮水者可能发育不良。
4. 处理与禁忌
- 初期需阴干3-7天(避免暴晒开裂),每日用纳米刷除尘。超声波清洗仪可高效去垢,但会破坏毛细孔道影响包浆。
- 油性物质(如婴儿油)严禁涂抹,会导致颜色晦暗。冬季需防暖气直吹,湿度骤变易诱发"隐裂"。
5. 品种差异性
- 鸡心核桃纹路较浅,初期易清理;南将石疙瘩纹深邃,沟壑处杂质需钩针辅助清除。
- 磨盘核桃天然矮桩,配对难度大,需挑选纹路镜像对称者;异形核桃(如三棱)因稀有性多保留原皮出售。
6. 文化溯源
清代宫廷玩核桃讲究"五新":新下树、新配对、新刮皮、新正形、新封脐。现代文玩市场多见机刷做旧品,天然籽料逐年减少,野生老树果价格可达万元级。
掌握这些特征有助于鉴别优劣,避免药洗、树脂仿品等陷阱。真正值得盘玩的核桃应原生,皮质厚润,纹路有筋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