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石头内部是否含有玉石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学、矿物学知识和实践经验,以下是多角度的专业判断方法:
1. 密度与重量测试
玉石的密度普遍高于普通岩石(和田玉密度2.9-3.1g/cm³,翡翠3.3-3.4g/cm³)。可通过静水称重法测量:记录石头空气中的重量(W₁)和完全浸入水中的重量(W₂),密度=W₁/(W₁-W₂)。若结果显著高于常见岩石(花岗岩约2.6-2.7g/cm³),则存在含玉可能。
2. 硬度检测分析
使用莫氏硬度笔进行划刻测试:
和田玉硬度6-6.5,能被石英(硬度7)划动但可划伤玻璃(硬度5.5)
翡翠硬度6.5-7,可划动和田玉但会被水晶划伤
注意测试应选隐蔽部位避免破坏品相。
3. 结构特征观察
切开剖面后,玉石通常呈现:
纤维交织结构(和田玉)
粒状变晶结构(翡翠)
隐晶质结构(玛瑙)
普通岩石多呈显晶质或碎屑结构。强光手电透射时,玉石可见均匀光晕或云絮状包裹体。
4. 声音鉴别法
用金属棒敲击时:
玉石发出清脆悠长的金属音(因致密结构)
普通岩石声音沉闷短促
此方法对大型原石判别效果显著。
5. 表皮特征判断
籽料原石常见典型皮壳:
氧化铁致色(和田玉红皮)
锰矿物浸染(翡翠黑乌砂)
风化纹(戈壁料"指甲纹")
注意区分人工染色皮(颜色浮于裂隙处)。
6. 仪器检测手段
紫外荧光灯:某些玉石(如部分翡翠)会发蓝白荧光
折射仪:测定折射率(和田玉1.60-1.61,翡翠1.66)
红外光谱:可识别矿物成分
7. 经验性鉴别技巧
水润度测试:玉石表面滴水珠扩散慢
温差感受:玉石导热性好触感冰凉持久
解理观察:玉石多呈参差状断口,不同于方解石的菱面解理
重要提示:野外识别时需结合区域地质背景,例如缅甸翡翠原生矿常与蛇纹岩伴生,新疆和田玉多产于大理岩接触带。最终确认需通过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矿物成分报告。现代造假技术高超,常见石英岩染色、玻璃仿制品等,建议新手先从学习标准标本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