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收藏知识 >> 钱币 >> 百科详情

安南钱币泰德通宝

2025-09-06 钱币 责编:奇石百科 3632浏览

安南钱币中的“泰德通宝”是越南古代钱币的重要代表,具有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安南钱币泰德通宝

1. 历史背景

泰德通宝(Thái Đức Thông Bảo)铸造于越南西山朝(1778—1802年)初期,由阮岳(Nguyễn Nhạc)在位时期(年号泰德,1778—1793年)发行。西山朝是越南历史上短暂但重要的政权,推翻了后黎朝末期的郑阮纷争,但其统治时间较短,钱币存世量有限,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2. 钱币特征

材质与形制:多为铜质,偶见铅制,方孔圆钱形制,遵循东亚传统钱币风格。

钱文书法:正面铸汉字“泰德通宝”,楷书或隶书风格,部分版别文字略显粗犷,反映西山朝早期铸造技术相对简陋的特点。

背面记号:部分钱币背面有星月纹、竖线或简单的符号,可能代表铸造地或批次,但具体含义尚无定论。

3. 版别与存世情况

泰德通宝版别较少,主要分为大字、小字、粗字等类型。由于西山朝政权动荡且存续时间短,加之后来的阮朝(1802—1945年)有意销毁前朝钱币,导致其存世稀少,尤其在越南本土外更为罕见。

4. 经济与政治意义

西山朝处于越南由封建割据向统一过渡的时期,泰德通宝的发行既是政权合法性的象征,也是经济重整的尝试。其钱币质量参差不齐,反映了当时战乱对铸币业的影响。

5. 收藏与研究价值

稀缺性:因存世量少,泰德通宝在东南亚钱币收藏市场中属于珍品,品相完好的真品价格较高。

辨伪要点:真币铜质氧化自然,文字风格符合西山朝特征;赝品多采用现代工艺,文字过于规整或材质异常。

学术意义:对研究越南18世纪末的政治变革、货币经济及中越文化交融(如汉字钱文的使用)有重要参考价值。

6. 文化关联

泰德通宝延续了中国传统钱币的设计体系,体现了越南在历史上受中华文化圈影响的深度。与此同时,其铸币风格也融入了本土特色,如部分符号可能与越南民间信仰相关。

泰德通宝作为越南货币史的见证,不仅具有收藏意义,更是东南亚地区历史变迁的实物载体。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梦见捡到古钱币并兑换成现金,从心理学和传统解梦角度可作以下分析:1. 财富机遇的象征古钱币在梦境中常代表潜在财富或资源。兑换现金的过程可能反映潜意识对现实经济状况的关注,暗示近期可能出现财务上的转机,如意
    2025-08-26 钱币 7810浏览
  • 菲律宾的官方货币是菲律宾比索(Philippine Peso),其国际标准代码为 PHP,货币符号为 ₱。该符号由大写字母"P"加上一道或两道横线组成,源自西班牙殖民时期使用的比索符号"$"的变体,体现了菲律宾历史上的货币渊源。 在具体
    2025-08-26 钱币 7635浏览
栏目推荐
  • 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发布的《2024年贵金属纪念币项目发行计划》披露了多项重要提案,涉及历史、文化、科技等多个主题。以下为最新动态及扩展分析:1. 中国纸币千年纪念系列 为纪念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问世1000周年,拟发
    2025-07-29 钱币 5994浏览
  • 中国古代钱币体系中最简单的当属贝币,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形态之一。贝币主要使用天然海贝(如齿贝)作为交易媒介,流行于夏商时期,其特点如下:1. 自然属性 贝币直接采用自然界的海贝,无需复杂加工,仅需穿
    2025-07-29 钱币 6369浏览
  • 清代钱币是中国古代货币发展的重要阶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工艺特点,以下从形制、文字、材质、铸造技术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形制特征1. 圆形方孔为主流:延续传统制钱形制,外圆象征天,内方代表地,符合"天圆地方
    2025-07-29 钱币 264浏览
全站推荐
  • 在古玩交易会上捡漏是可能的,但需要专业知识、市场敏感度和一定运气。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捡漏的可行性与关键技巧: 1. 捡漏的核心前提:信息不对称古玩市场存在严重信息差,卖家可能因以下情况低价出让珍品:鉴定能力
    2025-08-31 古玩 778浏览
  • 青岛作为沿海城市,文玩石头收藏市场活跃,涉及玛瑙、崂山绿石、海玉等特色品种。以下是关于回收的详细分析及扩展知识:一、回收渠道特点1. 实体市场集中地:昌乐路文化市场、海泊河早市是核心交易区,尤其周六凌晨的
    2025-08-31 文玩 1572浏览
  • 扬州大运河纪念币是为纪念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而发行的专题纪念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收藏价值。以下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一、发行背景与意义 1. 大运河的历史地位: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贯穿南北,是中国古
    2025-08-31 纪念币 7117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