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陶瓷知识 >> 瓷器 >> 百科详情

五十年代醴陵釉下五彩瓷器

2025-05-23 瓷器 责编:奇石百科 1214浏览

五十年代醴陵釉下五彩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篇章,代表了新中国成立后传统工艺的复兴与创新。以下是其核心特点及相关背景的详细分析:

五十年代醴陵釉下五彩瓷器

1. 工艺复兴背景

醴陵釉下五彩始创于清末,曾因战乱衰落。1950年代,在政府扶持下,湖南醴陵陶瓷研究所重组技术力量,系统恢复这一传统工艺。1958年,醴陵群力瓷厂成立,成为国家级礼品瓷定点单位,标志着釉下五彩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

2. 技术革新突破

- 无铅釉料:研发高温(1380-1400℃)烧成的环保釉料,克服传统彩瓷铅溶出问题,1959年获轻工部技术认证。

- 分层施彩法:创新"双勾分水"技法,在坯体上先勾线再以玻璃白打底,后填色料,使色彩层次比传统五彩更丰富。

- 复合胎体:采用高岭土、石英、长石三元配比,胎质白度达75度以上,透光度优于同期景德镇瓷器。

3. 艺术风格特征

典型纹饰融合时代元素与传统题材:

- 花卉类:月季、芙蓉等写实折枝花,采用"接色"技法实现渐变效果。

- 山水类:兼工带写的青绿山水,借鉴长沙窑釉下褐彩的渲染手法。

- 题款多使用简化字,常见"湖南醴陵"款与五角星纹组合标识。

4. 重要代表作品

1959年为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特制的《牡丹瓶》,运用"落地彩"工艺,花瓣厚度仅0.2毫米仍不晕散;1964年作为国礼赠柬埔寨的《松鹤文具》,首次实现釉下珊瑚红与孔雀蓝的稳定呈色。

5. 鉴定要点

- 胎釉结合处可见细微"锌结晶线",为当时特有配料痕迹。

- 色彩饱和度低于现代产品,因采用天然矿物颜料而非化工染料。

- 底部露胎处常有细密"糯米胎"质感,区别于后期注浆成型的细腻胎体。

这段时期作品现存量不足3000件,其中20余件被故宫博物院收藏。其工艺成就为1974年醴陵研发"毛瓷"奠定基础,在中国现当代官窑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意义。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疫情之下,市民就医、购物的需求如常进行,但防疫物资的清关和采购自营,依然面临许多挑战。即便在“瓷器店里有卖”这样的询问中,也难逃上海防疫物资供应链的疑问与期待。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上海作为我国的重
    2025-11-03 瓷器 7634浏览
  • 清朝瓷器咸丰瓷器底款清朝瓷器,泛指中国清朝(1644-1911年)时期的陶瓷艺术,是一个丰富的文化遗产。咸丰瓷器,作为清朝历史的一个片段,特指咸丰皇帝(1850-1861年在位)时期的官窑瓷器。底款,作为瓷器鉴定和分类的重要
    2025-11-03 瓷器 7875浏览
栏目推荐
  • 瓷器的干粉上釉方法瓷器制作中的上釉环节是决定成品外观、质感及实用性的关键步骤之一。在众多上釉技法中,干粉上釉(Dry Glazing)作为一种传统且专业的工艺,以其独特的操作方式和艺术效果,在陶瓷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本
    2025-09-29 瓷器 5781浏览
  • 易州定窑,作为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璀璨的明珠,其窑址位于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川村一带。在古时,曲阳隶属易州,故而得名“易州定窑”。它与汝、官、哥、钧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以生产精美的白瓷著
    2025-09-28 瓷器 9173浏览
  • 《石渠宝笈会出现在瓷器上吗》在中国艺术收藏史上,《石渠宝笈》作为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宫廷编纂的大型书画著录文献,历来是研究古代书画的权威参考。然而,一个有趣的问题随之产生:石渠宝笈这一名称或相关元素,是
    2025-09-28 瓷器 4836浏览
全站推荐
  • 神龛下面挂字画好不好是一个涉及传统文化、风水学和家居装饰美学的综合问题。在传统习俗中,神龛作为供奉祖先或神灵的场所,其空间布局和装饰具有严格的规范性。而字画作为文化符号,其内容、形式与位置的选择需与神
    2025-11-05 字画 3418浏览
  •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美术发展史中,杨民艺(1931-1989)是一位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画家。他活跃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运动的浪潮中,通过融合传统水墨技法与现代主题,创作出大批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与人民生活的作品。
    2025-11-05 画家 8080浏览
  • 在中国书法艺术的浩瀚长河中,颜体作为唐代书法大家颜真卿所创立的楷书体系,逐渐成为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流派之一。而杜牧的《山行》作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则以其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著称。当二者相遇,山行书法作
    2025-11-05 书法 6507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