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陶瓷知识 >> 瓷器 >> 百科详情

绿色的瓷器是什么瓷器

2025-05-25 瓷器 责编:奇石百科 2673浏览

绿色的瓷器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主要通过釉料中的金属氧化物呈色(如铜、铬、铁等),分为以下几类:

绿色的瓷器是什么瓷器

1. 青瓷

中国最古老的绿色系瓷器,以越窑、龙泉窑为代表。东汉至宋代盛行,釉色从青黄到翠绿不等,秘色瓷是其中。采用铁元素发色,烧成温度达1200℃以上,胎体致密,釉面玻璃质感强。

2. 孔雀绿釉瓷

元代创烧的低温色釉,以铜为呈色剂,色如孔雀羽毛。明代永乐时期成熟,清代康熙年间釉层更透亮,常与釉下青花结合,形成"青花孔雀绿"品种。

3. 绿定瓷

宋代定窑罕见品种,使用铜红釉技术变异产生苹果绿色,存世稀少。胎骨洁白,釉层有细密开片,多见于佛教供器。

4. 郎窑绿

清代康熙郎廷极督烧的高温绿釉,釉色似翡翠。烧制时因铜红釉氧化不足而形成,釉面有冰裂纹,器物底部多呈米汤色或苹果青色。

5. 西洋绿釉

18世纪欧洲传入的铬绿釉技术,清代广彩瓷器常用。色彩鲜艳,多搭配金彩装饰,常见于外销瓷。

重要工艺特点:

铜绿釉需在还原焰中烧成(1280℃±20℃),过量氧会变铜红色;

明清官窑绿釉常配合锥拱暗花工艺;

雍正时期创烧的"松石绿釉"含微量钴料,呈现蓝绿色调。

现代研究发现,宋代青瓷的玉质感来自釉中钙长石析晶层,而孔雀绿釉的虹彩现象与纳米级铜粒子分散有关。故宫博物院藏康熙苹果绿釉螭耳瓶是代表性文物。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日本的"豆绿"瓷器并非官方定义的国宝器物,但相关釉色技术在日本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特此详述其技术与文化价值:一、豆绿色的工艺源流1. 其釉色源于中国唐代绿釉陶技术,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16世纪末九州藩的唐津
    2025-07-08 瓷器 4110浏览
  • 日本“右卫门”瓷器(通常指“伊万里烧”或“有田烧”中的“柿右卫门”风格)是江户时代(17世纪)以来具有代表性的彩绘瓷器,其款式和风格可分为以下几类:1. 色绘柿右卫门式样 以乳白色胎体为底,釉上彩绘红、绿、
    2025-07-08 瓷器 6648浏览
栏目推荐
  • 潮州作为中国四大瓷都之一(与景德镇、德化、醴陵齐名),其瓷器出口在广东省乃至全国外贸中占有重要地位。潮州瓷器的出口特点与产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产业规模与技术优势 潮州是全国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
    2025-06-13 瓷器 7767浏览
  • 宋元明时期瓷器的釉下气泡现象是古陶瓷研究中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时代的工艺差异导致气泡表现有明显区别:1. 宋代瓷器气泡特征 以五大名窑为例,汝窑、官窑的釉下气泡通常呈现"寥若晨星"的稀疏分布,气泡直径较大(
    2025-06-13 瓷器 826浏览
  • 中国历朝瓷器中最值钱的通常是宋、元、明、清四个时期的精品,尤其是御窑烧制的官窑瓷器。以下是具体分析:1. 宋代(960-1279年) 宋代瓷器以极简美学和釉色工艺闻名,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的存世量极少,市
    2025-06-13 瓷器 8973浏览
全站推荐
  • 朱砂紫砂壶作为紫砂壶中的珍稀品种,因矿料含天然朱砂(氧化铁)呈现出独特的红褐色或紫红色调,其保养需兼顾材质特性与艺术价值,需遵循以下专业方法: 一、日常使用与清洁1. 开壶处理 新壶使用前需彻底清除窑火气与
    2025-07-07 紫砂壶 5794浏览
  • 紫砂壶盖上的孔印是制作工艺、功能设计及材质特性的综合体现,主要原因和扩展知识如下:1. 透气性与实用功能 紫砂壶盖的孔印通常为气孔设计,主要作用是平衡内外气压。倒茶时,壶内形成负压,气孔允许空气进入,避免水
    2025-07-07 紫砂 2201浏览
  • 陶瓷器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其安全性主要取决于材料成分、烧制工艺和使用方式。以下是具体分析:1. 传统陶瓷的潜在风险 - 重金属析出:劣质釉料可能含铅、镉等重金属,尤其是色彩鲜艳的低温釉(如800℃以下烧制)
    2025-07-07 瓷器 159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