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抛光后仍然可以盘出油润感,但效果和盘玩方式与抛光工艺密切相关。以下是具体分析:
1. 抛光工艺的影响
和田玉抛光通常分为高光和柔光两种。高光抛光表面镜面感强,短期内油润度显高,但因表面过于光滑,反而不易通过盘玩吸附油脂;柔光(亚光)抛光保留更多微小孔隙,更利于长期盘玩时人体油脂的渗透,逐渐形成温润包浆。
2. 盘玩的关键因素
玉质基础:结构致密且细腻的籽料,即使高抛光后,长期盘玩仍能显现油性;结构松散的青海料或韩料,抛光再细腻也难以盘出天然籽料的油润感。
汗脂作用:人体分泌的油脂和汗液中的弱酸性成分会与玉石表面发生缓慢反应,柔化抛光棱角,使光泽从"玻璃光"转向"油脂光"。
时间积累:明代《玉纪》记载"玉得人气益润",持续盘玩3-6个月可见明显变化,而清代宫廷玉器保养就强调定期手盘。
3. 科学机理
玉石表面的显微凹凸结构(即使抛光后仍存在纳米级空隙)会吸附有机油脂分子,形成光学漫反射,从而产生视觉上的油润感。俄料抛光后常需上蜡维持油性,而新疆籽料因透闪石晶体排列紧密,自身具备"冒油"潜力。
4. 特殊案例
戈壁料因风砂自然抛光,表面已形成类似盘玩的毛孔结构,人工抛光反而可能破坏其天然油性表现。部分做假皮籽料通过浸油抛光伪装油性,但这种油润会随时间消退。
5. 保养建议
避免接触洗涤剂破坏表面脂层
定期用纯棉布擦拭促进油脂均匀分布
高温环境会导致玉石脱水返干
机刷包浆看似速成但缺乏自然莹润感
和田玉的油性本质是矿物特性与人工干预共同作用的结果,籽料盘玩后的油脂感是其他玉种难以比拟的,这也是新疆和田玉收藏价值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