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陶瓷知识 >> 瓷器 >> 百科详情

透光性高的瓷器是什么

2025-08-06 瓷器 责编:奇石百科 4214浏览

透光性高的瓷器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透光性高的瓷器是什么

1. 高白瓷:以高岭土为原料,瓷质洁白细腻,坯体轻薄,胎体透光性强。景德镇高白瓷的透光率可达40%以上,光线透过时呈现柔和的半透明状,常用于制作茶具和艺术瓷。

2. 骨瓷(骨灰瓷):添加30%-50%动物骨粉(主要为磷酸钙),高温烧制后形成玻璃相结构,透光性极佳。优质骨瓷透光呈乳白色,敲击声清脆,英国皇家道尔顿、威基伍德等品牌以此著称。骨瓷的透光性源自其低铁含量与高玻璃相比例。

3. 德化白瓷:福建德化产的白瓷胎质致密,氧化硅含量高达70%,釉面盈润如玉,透光性表现在逆光下可见均匀光晕。明代“象牙白”便是典型,欧洲称其为“中国白”(Blanc de Chine)。

4. 薄胎瓷:景德镇传统工艺,胎体厚度仅0.5-1毫米,成型需数十道修坯工序。透光时可见器物轮廓,清代文献形容“薄如蝉翼,亮如玻璃”,但机械强度较低。

5. 注浆成型瓷器:采用流动性好的瓷泥浆注入石膏模,坯体密度均匀,透光性优于手工拉坯制品,现代工业化生产多用此法。

6. 还原焰烧成瓷器:在1280℃-1350℃高温下用还原焰烧制,铁元素以Fe2+形式存在,减少胎体杂质发色,透光性优于氧化焰烧成的瓷器。

透光性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胎体厚度、原料纯净度(尤其是铁钛杂质含量)、烧结程度。现代技术通过精选原料、球磨细化颗粒、优化烧成曲线进一步提升透光率,部分特种陶瓷透光度已接近玻璃。不同光源下观察透光性会有差异,自然光下评估更为准确。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唐朝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瓷器与陶器并存且相互影响,共同展现了唐代手工业的繁荣与技术革新。从瓷器的发展反观陶器,可以梳理出以下几点关键内容: 1. 瓷器与陶器的技术分野唐朝瓷器以南青北白为典型特
    2025-08-05 瓷器 6906浏览
  • 清代瓷器出口商标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要标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以下是关于清代瓷器出口商标的详细分析:1. 商标形式与内容 清代出口瓷器商标多出现在器底或器身,常见形式包括印章式款、手写款及贴
    2025-08-05 瓷器 1798浏览
栏目推荐
  • 唐代青釉狮子瓷器是唐代陶瓷艺术的重要代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工艺特色。以下是其主要特征及相关扩展知识:1. 釉色与釉质 唐代青釉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为主,釉色多呈青绿或青黄色,釉层均匀莹润,部分带有玻
    2025-07-08 瓷器 8978浏览
  • 日本的瓷器产业历史悠久,窑口众多,主要分为传统窑口和现代窑口两大类。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窑口及其特点:1. 有田烧(伊万里烧) 有田烧是日本最著名的瓷器之一,起源于17世纪初的佐贺县有田町。受朝鲜陶工李参
    2025-07-08 瓷器 9485浏览
  • 日本的"豆绿"瓷器并非官方定义的国宝器物,但相关釉色技术在日本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特此详述其技术与文化价值:一、豆绿色的工艺源流1. 其釉色源于中国唐代绿釉陶技术,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16世纪末九州藩的唐津
    2025-07-08 瓷器 4110浏览
全站推荐
  • 北京作为文玩交易的重要市场,假货问题确实时有发生,以下是该现象的详细分析及应对建议: 一、常见假文玩类型及造假手法 1. 材质造假 - 树脂仿制:用树脂冒充蜜蜡、琥珀,通过添加颜料和荧光剂模仿天然纹路,紫外
    2025-08-07 文玩 5099浏览
  • 世界双遗产纪念币是为纪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独特地点而发行的法定货币,兼具艺术价值、收藏属性与文化传播功能。以下从发行意义、设计特点、代表案例及收藏价值等方面展开说明:1.
    2025-08-07 纪念币 2754浏览
  • 慈禧太后作为晚清的实际统治者,其统治时期(1861—1908年)发行的钱币反映了中国近代货币制度的演变与政治背景。以下是与慈禧太后相关的重点古币及延伸知识:1. 光绪元宝 -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期间,地方铸币局(如广东
    2025-08-07 古币 913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