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书画同源的古人是顾恺之。
顾恺之(公元321年-公元379年),字文叔,号虔谟,江苏常州人,是东晋末年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和政治家。顾恺之精通书画,尤以山水画和人物画见长,被誉为南朝文学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
顾恺之在书画上主张"兼陈众妙",他认为书画同源,书写和画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他的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在书法和绘画之间取得的完美的平衡。他的书法遵循了古人的楷书法风格,结构严谨,笔画流畅,行云流水。他的绘画则注重情感的表达,画面丰富多样,笔触细腻生动,充满了生命力。
顾恺之的重要作品之一是他的《洛神赋图》,这是他根据曹操的《洛神赋》创作的一幅巨幅人物画。这幅画以女性身材优美的洛神为主角,描绘了她在洛水边沐浴的场景。画中的洛神婉约动人,气韵流传,充满了诗意和墨意。这幅画所展现出的和细腻的笔墨技巧,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另外,顾恺之还是历史上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将自然景色融入到人物的表现中,形成一种别具一格的风格。他的山水画以山川河流为背景,结合人物的形象和情感表达,创造出了一种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意境。他的山水画讲求意境和气韵的陶冶,注重画面的灵动感和空间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内心的净化。
顾恺之不仅在书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在文学和政治方面也有出色的表现。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的画作和文章广泛流传,对后人的艺术创作和思想启迪产生了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顾恺之是强调书画同源的古人。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深入探索了书法和绘画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书画同源的观点,并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了书画结合的完美境界。他的艺术成就和思想精深影响了后世的书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