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销售骗局常见套路及防范要点:
1. 虚假评级套路
骗子将普通钱币包装成"高评级珍品",通过伪造评级公司证书(如假NGC/PCGS标签)或自创"野鸡评级机构"抬高价格。真品评级币应通过官网查询编号验证,公认评级机构仅包括NGC、PCGS、GBCA等少数几家。
2. 错版币骗局
虚构"错版""铸币错误"概念,利用买家对错版币价值的误解。实际流通币出错概率极低,真错版需央行官方认证。常见说辞包括"水印倒置""图案错位",多是通过化学处理或照片PS造假。
3. 海外拍卖假成交
伪造"海外拍卖记录",用PS制作的苏富比、佳士得图录显示高价成交。真实拍卖数据可通过Henderson、NumisBids等专业平台核查,且国际拍卖需支付23%买家佣金。
4. 故事营销骗术
编造"祖传银元""战时遗物"等故事增加可信度。特别注意所谓"民国船洋""苏维埃币"等热门品种,真品需核对齿边压力、银质包浆等专业特征。
5. 以新充旧造假
常见手法包括:
激光雕刻仿造机制币齿边
电解法伪造老银元包浆
用真币翻模铸造"同模"
现代纪念币冒充"稀见版本"
6. 虚假交易平台
搭建仿冒"文交所"或"钱币托管平台",通过虚假K线图诱导投资。合法的钱币交易应通过公博、华夏等评级公司背书,或一线拍卖行渠道。
7. 评级币盒子造假
包括:
真盒(热熔开封调包)
伪造评级标签
人为提高分数(贿赂评级师)
8. 网络竞价托价
在闲鱼、微拍等平台用多个账号抬价,制造抢购假象。真实交易应对比首席收藏、赵涌在线等专业平台近期成交价。
9. 假专家背书
虚构"央行退休工程师""钱币学会专家"身份,或盗用马未都等名人名义促销。真伪鉴定应认准中国钱币博物馆、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等官方机构。
10. 仿冒银行装帧
伪造"人民银行原封装帧币",实际央行从未发行过任何装帧流通币。所谓"纪念套装"多来自温州、义乌造假窝点。
防范建议:
学习《中国近代机制币》《克劳斯世界硬币目录》等权威著作
购买前使用30倍以上放大镜观察边齿、内齿
高价值钱币必须第三方评级,且当面拆盒验证
警惕"绝版尾号""特殊冠号"等营销话术
加入中国钱币学会等正规组织获取行业资讯
我国《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金额超50万元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遭遇骗局应立即保留聊天记录、支付凭证,向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