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邮票是中国邮政史上的重要票种,因其图案主体为北京颐和园内的"排云殿宫门"而得名,属帆船邮票系列(1913-1923年发行)。以下是识别要点及扩展知识:
1. 图案特征
主图采用对称式宫门设计,顶部为单檐歇山式建筑,门洞呈拱形,两侧有石狮柱础
早期版本(伦敦版)宫门线条较粗犷,后北京财政部印刷局承印的版本线条更精细
门楣处可见"排云门"三字匾额,但部分低面值票因缩小图案可能细节模糊
2. 版式差异
分伦敦版(1914年)和北京版(1915年后)
伦敦版纸质较薄,背胶均匀;北京版用纸较厚,常有条纹状背胶
北京版出现"宫门倒印"著名变体(2元面值),现存世约50枚
3. 齿孔与刷色
齿孔度数14-15度不等,1917年后出现点线齿
主色调为褐黄色(1分)、绿色(3分)、红色(5分)等
二次印刷票颜色明显偏淡,部分有套色移位
4. 暗记识别
伦敦版在门柱基部有暗记"L"(雕刻师缩写)
北京版改版后在右侧檐角藏微缩数字
部分面值票在边框纹饰中隐藏防伪短线
5. 历史背景
中国首套采用雕刻凹版技术的普通邮票
因欧战影响,1915年后国内自制纸张出现稻草纤维杂质
未发行的高面值票(20元)现存设计图稿于中国邮政博物馆
附加鉴定建议:使用30倍放大镜观察雕刻线条压力痕迹,真票线条有立体感;注意民国时期特有的篆字"N"形邮戳加盖特征;警惕近年出现的电子分色仿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