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陶瓷知识 >> 瓷器 >> 百科详情

乾隆仿官釉八方穿带瓶瓷器

2025-10-16 瓷器 责编:奇石百科 3648浏览

乾隆仿官釉八方穿带瓶瓷器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中的珍贵藏品,体现了清代官窑对宋代官窑瓷器的继承与创新。该瓶为清代乾隆时期仿制的宋代官窑经典器型,以仿官釉工艺和穿带瓶造型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乾隆仿官釉八方穿带瓶瓷器

乾隆仿官釉八方穿带瓶是乾隆皇帝推崇“仿古”理念的产物之一。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6年),景德镇御窑厂大规模烧制仿古瓷器,其中仿官釉因宋代官窑的釉色釉质独特,成为乾隆时期模仿的重点。乾隆仿官釉八方穿带瓶继承了宋代官窑“雨过天青”的典型釉色,同时融入了清代工艺特色,形成了兼具传统韵味与清代风格的独特艺术风格。

穿带瓶作为一种特殊的瓶形,其器型源于宋代,瓶身呈八棱柱形,颈部两侧对称设有穿带孔,用于悬挂搬运。乾隆时期对此器型进行了改良,既保留了宋代器型的典雅气质,又在细节上更加精致。该器型多用于文房雅玩或陈设观赏,体现了清代宫廷对器物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双重追求。

接下来以结构化数据形式呈现该瓷器的关键信息:

项目 内容
年代 清乾隆年间(约1780-1790年)
朝代 清朝
器型 八方穿带瓶
釉色 仿官釉,呈天青色或月白釉,釉面有开片纹理
工艺特点 采用高温釉烧制,胎体细腻洁白,釉面光润如玉,开片呈冰裂纹状
装饰风格 以素面为主,瓶身偶见刻款或暗刻花纹,体现乾隆时期“清雅拙朴”的审美取向
尺寸 通高约40-50厘米,口径约8-10厘米,瓶身八棱柱状,比例匀称
器物特征 颈部两侧对称穿带孔,瓶腹有铭文“乾隆年制”字样,底足施白釉并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制作机构 景德镇御窑厂
文化象征 象征皇权与文人雅趣的结合,反映乾隆时期“古为今用”的文化理念

仿官釉的工艺核心在于釉料配制与烧制技术。宋代官窑以铁为呈色剂,通过控制窑温与氧化还原环境,形成独特的釉色。乾隆时期的工匠在这一基础上,改进了釉料,使仿官釉呈现出更纯净的青色与更稳定的釉面效果。值得注意的是,乾隆仿官釉的开片纹理相比宋代更为密集,形成“冰裂纹”的视觉效果,这反映了清代制瓷工艺对传统审美的重新诠释。

穿带瓶的形制设计体现了古代器物的功能与美学结合。其八棱柱形瓶身既符合宋代瓷器的造型规范,又在结构上增强了稳定性,便于悬挂运输。瓶底穿带孔的设置,使得器物在运用中兼具实用价值与艺术展示功能。这种器型多见于乾隆时期宫廷陈设,常以青花、粉彩等装饰工艺增添视觉层次,但最经典的仍以素面仿官釉版本流传至今。

在收藏市场中,乾隆仿官釉八方穿带瓶被视为高端瓷器代表。根据2023年全球古董拍卖数据,同类型器物在苏富比、佳士得等拍卖行成交价常达数百万至上千万元。以下为近年市场参考数据:

拍卖行 成交年份 成交价() 备注
苏富比 2019年 1,260万元 故宫博物院藏品复制品
佳士得 2021年 890万元 带有乾隆御题诗句的铭文款
中国嘉德 2022年 620万元 完整器型,釉面保存完好
日本茶道会 2020年 约380万元 外销瓷,釉色偏淡雅

该器物的艺术价值还体现在其釉面与胎体的完美融合。乾隆时期的瓷器胎体多采用高岭土与长石混合,烧制后呈现细腻洁白的质地。仿官釉在烧制过程中需要精准控制温度(通常为1280℃-1310℃),若温度不足则釉色偏灰,过高则可能出现“流釉”现象。因此,保存完好的乾隆仿官釉八方穿带瓶往往被视为工艺水准的典范。

乾隆仿官釉八方穿带瓶的流传轨迹也颇具研究价值。据文献记载,此类器物多为宫廷造办处定制,部分通过“官搭民烧”方式交由民窑生产。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同类器物标注为“乾隆仿古”款,与民间流传的“大清乾隆年制”款存在细微差异,反映了清代瓷器款识书写的等级制度。

在比较乾隆仿官釉八方穿带瓶与宋代原器时,需重点分析釉色差异。宋代官窑釉色因胎釉膨胀系数不同,会产生自然的开片纹理,且釉面呈现“玉质感”;而乾隆时期通过调整,使釉面更加均匀光亮,但开片纹理的自然性稍逊。这种工艺演变既体现了清代工匠对古法的掌握,也展现了当时对瓷器美学的再创造。

总体而言,乾隆仿官釉八方穿带瓶是中国陶瓷史上“仿古”工艺的杰出代表。它不仅是乾隆时期瓷器艺术的见证,更是研究清代官窑制度与陶瓷工艺的重要样本。随着收藏市场的持续升温,此类器物的学术价值与经济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精品瓷器怎么辨别好坏瓷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随着市场繁荣,精品瓷器的鉴赏与辨别成为收藏爱好者关注的焦点。要准确判断精品瓷器的好坏,需要从釉面、工艺、款识、底足和声音
    2025-10-12 瓷器 4860浏览
  • 古瓷器釉面失光的原因是一个陶瓷学和文物修复领域的重要课题,涉及物理、化学、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釉面失光不仅影响器物的美观,还可能反映其年代特征、工艺水平及保存环境。本文将从成因分类、影响因素、技术解决
    2025-10-11 瓷器 6257浏览
栏目推荐
  • 瓷器的开片现象在多个时期都有出现,但不同时期的开片形成原因、特征及审美意义差异显著。以下从窑口、工艺、历史背景等维度展开分析:1. 宋代(960-1279年) - 汝窑:因胎土含铁量高且釉层厚,冷却时收缩率差异形成"蟹爪
    2025-09-16 瓷器 9137浏览
  • 乾隆年制瓷器上的"福"字装饰具有以下特点和内涵:1. 书法表现形式常见楷书、行书或变体美术字,笔法圆润饱满,多采用对称构图。御窑精品常以珐琅彩或金彩书写,民窑则多见青花或釉里红表现。存在"百福图"变体,通过篆书
    2025-09-16 瓷器 208浏览
  •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乾隆瓷器以工艺精湛、风格多元著称,反映了乾隆时期宫廷艺术的巅峰成就。以下从器型、釉彩、纹饰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器型分类与特点1. 仿古器型 乾隆帝崇尚古物,宫廷造办处大量仿制商周青铜
    2025-09-15 瓷器 490浏览
全站推荐
  • 树脂仿铜弥勒佛吊坠作为一种融合传统佛文化与现代工艺美术的饰品,近年来在文玩收藏和时尚配饰市场中备受青睐。它以树脂为基材,通过特殊工艺模拟铜器的质感与色泽,兼具艺术价值与实用功能。本文从产品特性、工艺技
    2025-10-14 吊坠 3205浏览
  • 苹果水晶芯怎么回事近年来,关于苹果公司推出“水晶芯”技术的传闻频繁出现在科技圈。然而,经过对全网专业性内容的梳理,目前并无官方信息证实苹果已发布名为“水晶芯”的产品或技术。结合苹果在芯片领域的布局及现
    2025-10-14 水晶 2657浏览
  • 雍和宫大漆手串尺寸: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精准诠释雍和宫大漆手串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材质特性与精巧的工艺设计深受文玩爱好者青睐。大漆工艺起源于商周时期,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以天然漆树
    2025-10-14 手串 5133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