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陶瓷知识 >> 瓷器 >> 百科详情

建窑瓷器什么时候结束

2025-06-09 瓷器 责编:奇石百科 1259浏览

建窑瓷器的生产鼎盛期在南宋(12-13世纪),其衰落和结束时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建窑瓷器什么时候结束

1. 元代(14世纪)的转折

元代青花瓷的兴起导致黑釉瓷市场需求萎缩,建窑茶盏因饮茶习俗改变(团茶向散茶过渡)逐渐失去主流地位。窑工转移至江西、福建其他窑口,建阳水吉窑区产量锐减,但仍有零星烧造。

2. 明代初期的延续与终结

洪武至永乐年间,建窑维持小规模生产,主要供应民间日用粗瓷或外销。15世纪后,景德镇白瓷、青花瓷垄断市场,加上建窑胎土资源枯竭,核心产区最终停烧。考古发现明代地层中建窑残器质量明显下降,印证其衰落。

3. 外销市场的滞后影响

部分建窑系产品(如遇林亭窑)延续至明中期,通过琉球、东南亚贸易出口,日本仍进口仿建盏,但已非原窑口生产。16世纪后连外销记录也逐渐消失。

4. 工艺传承的转移

建窑釉技未被完全抛弃,武夷山遇林亭窑、茶洋窑等改良烧制铅釉陶器,日本濑户窑受其影响发展"天目釉"。现古发现建阳周边清代民窑仍有模仿建盏的试烧痕迹,但已属复古尝试。

扩展知识:

建窑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宋元之际文化审美的转型,元代统治者偏好青白瓷的明快风格,取代宋代文人推崇的黑釉深沉之美。

日本所称"曜变天目"的顶级建盏多出口于南宋晚期,现存三件国宝级曜变盏均为元代初期流入日本,侧面反映当时建窑精品已转向外销求生。

20世纪80年代,福建考古队对水吉芦花坪窑址发掘显示,晚期堆积层中掺杂青白瓷残片,证实建窑消亡前与其他窑口的市场竞争关系。

建窑的历史终结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但其影响贯穿东亚陶瓷史,至今仍为收藏与研究的热点。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购买老瓷器的渠道和注意事项如下:1. 古玩市场 北京潘家园、上海东台路、郑州古玩城等传统古玩市场是老瓷器的集散地,需注意辨别真伪,市场内鱼龙混杂,建议携带专业人士或工具辅助鉴定。2. 拍卖行 国际拍卖行如佳
    2025-07-22 瓷器 8122浏览
  • 大明瓷器人头发象草纹瓷器是明代瓷器中的一类特殊装饰风格,其特点是以纤细如发的线条(俗称“人头发”)搭配象草纹样,形成细腻繁密的图案。这类瓷器多见于嘉靖、万历时期,属于青花瓷的变体,反映了明代中后期装饰
    2025-07-22 瓷器 4424浏览
栏目推荐
  • 瓷器彩绘的正确步骤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 素坯准备:选择高温烧制后的白瓷胎(如景德镇高岭土胎),表面需经打磨除尘,确保光滑无杂质。元代青花瓷胎体需先施釉后绘,而釉上彩则需在釉烧完成后进行。2. 设计构图:
    2025-06-27 瓷器 6076浏览
  • 中国古代瓷器的放置方法需综合考虑材质特性、器型结构与保存环境等因素,以下是专业化的建议与知识扩展:1. 基础承重与稳定性 大型瓷器(如梅瓶、尊类)应置于低矮稳固的台面,避免高层架子。圆形器物底部需加防滑垫
    2025-06-27 瓷器 9472浏览
  • 瓷器刻画通常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两种工艺,需根据具体技法决定"先画后刻"或"先刻后画"的顺序,不同工艺存在显著差异:一、釉下彩工艺(以青花为例)1. 先画后刻:在未施釉的素坯上用钴料绘制纹样,阴干后施透明釉,经13
    2025-06-27 瓷器 7272浏览
全站推荐
  • 《我爱我的祖国》主题画报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创意设计,结合历史、文化、科技等多元维度展现爱国情怀:1. 历史脉络 以时间轴形式呈现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重点标注大禹治水、四大发明、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事件,搭配
    2025-07-26 国画 3218浏览
  • 厦门作为东南沿海重要的文化艺术中心,油画交易市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产业生态。以下从市场特点、交易渠道、收藏建议等方面展开分析:一、市场特点1. 闽派油画基因突出 厦门汇集了以徐里、黄永玉等为代表的闽籍画家
    2025-07-26 油画 2664浏览
  • 字画装裱的边宽设计需综合考量作品内容、装裱形式、展示环境及审美需求,以下为具体分析:1. 传统书画装裱比例 中国立轴装裱通常遵循"三七分"或"四六分"的黄金比例法则。常见边宽参考: - 天头(上方):画心高度的
    2025-07-26 字画 1003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