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陶瓷知识 >> 瓷器 >> 百科详情

建窑瓷器什么时候结束

2025-06-09 瓷器 责编:奇石百科 1259浏览

建窑瓷器的生产鼎盛期在南宋(12-13世纪),其衰落和结束时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建窑瓷器什么时候结束

1. 元代(14世纪)的转折

元代青花瓷的兴起导致黑釉瓷市场需求萎缩,建窑茶盏因饮茶习俗改变(团茶向散茶过渡)逐渐失去主流地位。窑工转移至江西、福建其他窑口,建阳水吉窑区产量锐减,但仍有零星烧造。

2. 明代初期的延续与终结

洪武至永乐年间,建窑维持小规模生产,主要供应民间日用粗瓷或外销。15世纪后,景德镇白瓷、青花瓷垄断市场,加上建窑胎土资源枯竭,核心产区最终停烧。考古发现明代地层中建窑残器质量明显下降,印证其衰落。

3. 外销市场的滞后影响

部分建窑系产品(如遇林亭窑)延续至明中期,通过琉球、东南亚贸易出口,日本仍进口仿建盏,但已非原窑口生产。16世纪后连外销记录也逐渐消失。

4. 工艺传承的转移

建窑釉技未被完全抛弃,武夷山遇林亭窑、茶洋窑等改良烧制铅釉陶器,日本濑户窑受其影响发展"天目釉"。现古发现建阳周边清代民窑仍有模仿建盏的试烧痕迹,但已属复古尝试。

扩展知识:

建窑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宋元之际文化审美的转型,元代统治者偏好青白瓷的明快风格,取代宋代文人推崇的黑釉深沉之美。

日本所称"曜变天目"的顶级建盏多出口于南宋晚期,现存三件国宝级曜变盏均为元代初期流入日本,侧面反映当时建窑精品已转向外销求生。

20世纪80年代,福建考古队对水吉芦花坪窑址发掘显示,晚期堆积层中掺杂青白瓷残片,证实建窑消亡前与其他窑口的市场竞争关系。

建窑的历史终结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但其影响贯穿东亚陶瓷史,至今仍为收藏与研究的热点。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湘乡出土的西汉古墓瓷器具有重要的考古与历史价值,反映了汉代制陶工艺的发展及地域文化特征。以下是详细分析: 1. 年代与墓葬背景 湘乡位于湖南中部,历史上属长沙国辖地。西汉时期该地区经济繁荣,厚葬习俗盛行,
    2025-09-14 瓷器 5196浏览
  • 瓷器装小米的特别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材质特性 瓷器由高温烧制的瓷土制成,质地致密且化学性质稳定,不会与小米发生反应,能有效隔绝氧气、湿气和异味,防止小米受潮、霉变或串味。相比塑料或金属容器,瓷
    2025-09-14 瓷器 8278浏览
栏目推荐
  • 搜索清朝奏折中涉及的瓷器信息,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官方档案数据库 -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大清历朝实录》《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等收录了大量官员呈递的奏折,可通过馆内数字化平台或合作数据库(如"国
    2025-08-13 瓷器 9412浏览
  • 瓷器的主要成分包括高岭土、石英、长石等矿物原料,这些原料经过高温烧制后形成致密的硅酸盐结构。以下是具体成分及其作用: 1. 高岭土(瓷土):主要成分为含水铝硅酸盐(Al₂O₃·2SiO₂·2H₂O),是瓷器的骨架材料,提
    2025-08-13 瓷器 1593浏览
  • 唐代绞胎瓷器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中的珍罕品种,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学价值备受收藏界瞩目。以下是对其拍卖相关情况的综合解析: 1. 工艺特征与技术价值绞胎瓷通过将不同颜色的胎土(如白、褐、赭)揉合拉坯,形成自然纹
    2025-08-13 瓷器 9483浏览
全站推荐
  • 绿松石手串在传统文化和民俗信仰中被视为具有护身、、招福的灵性宝石,其破损可能被赋予多重象征意义,同时涉及实际保养和文化心理层面的解读:1. 民俗信仰中的寓意 挡灾化解:民间常认为玉石类饰品的破损是替主人抵挡
    2025-09-11 手串 3434浏览
  • 古董上面刻字对其价值的影响需综合评估,具体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刻字的历史性 - 若刻字为原藏家、制作者或历史名人的题跋、款识(如清代官窑瓷器的帝王年号款),这类刻字往往能显著提升古董价值。例如明代
    2025-09-11 古董 4858浏览
  • 武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较为成熟的古玩鉴定市场和专业机构,以下是一些主要鉴定渠道及相关扩展知识:1. 湖北省文物交流中心(湖北省文物总店)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56号 作为国有文物经营单位,提供权威
    2025-09-11 古玩 7733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