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岩冒充绿松石是一种常见的宝石造假手段,主要通过染色、填充或表面处理使石英岩在外观上模仿天然绿松石的色泽和纹理。以下是识破这种造假的关键要点及其延伸知识:
1. 颜色与纹理的差异
天然绿松石颜色多呈天蓝至蓝绿色,带有不规则铁线(黑色或褐色脉络),分布自然。石英岩染色后颜色过于均匀,缺乏天然过渡,铁线常呈人工绘制状,线条僵硬。染色石英岩在放大镜下可见颜色富集于裂隙中。
2. 硬度和光泽对比
绿松石莫氏硬度5-6,蜡状至玻璃光泽;石英岩硬度7,玻璃光泽更强烈。染色石英岩可能出现因硬度差异导致的表面异常反光。
3. 吸水性与密度测试
绿松石孔隙度高,滴水后快速吸收;石英岩致密,吸水慢。绿松石密度(2.6-2.8 g/cm³)低于石英岩(2.65 g/cm³),可通过比重液(如2.89克/立方厘米三溴甲烷)初步鉴别。
4. 紫外荧光反应
某些染色石英岩在长波紫外线下会显示异常荧光(如亮蓝或绿色),而天然绿松石通常无荧光或弱绿荧光(取决于产地)。
5. 显微结构特征
显微镜下,绿松石呈隐晶质集合体,含磷铜铝酸盐矿物;石英岩为粒状结构,染色后可见染料沿颗粒边界分布。
6. 化学检测方法
盐酸测试(需谨慎):绿松石遇酸轻微起泡(含碳酸盐杂质),石英岩无反应;银检测铁线,天然铁线无银盐反应。
扩展知识:
优化处理类型:除染色外,石英岩可能通过"扎克里法"(蜡填充)或注胶提高相似度,需红外光谱检测有机物峰。
市场常见变种:"非洲绿松石"实为染色菱镁矿,"波斯松石"仿品多使用石英岩基底。
文化鉴别点:藏传老绿松石的风化纹和包浆难仿制,新仿品做旧痕迹明显。
鉴定时需结合多种方法,专业机构检测最为可靠。检测单注明"未测出绿松石特征成分"或"含石英+染色剂"即可确证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