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继尧半圆银币是中国近代机制银币中的重要品种,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背景特殊:唐继尧是民国初年云南军阀,1916年护国运动期间发行了该银币,具有鲜明的地方割据货币特征,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军事格局。银币正面为唐继尧头像,背面为两面交叉的五色旗和十八星旗,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及辛亥革命成果,历史题材稀缺。
2. 存世量稀少:该币属区域性货币,主要流通于云南及周边地区,铸造时间短(1916-1921年),实际发行量有限。加之民国时期货币回收熔铸频繁,完好存世品较少,尤其是品相上乘者更为罕见。
3. 版别差异显著:主要分"拥护共和纪念"(楷书版)和"纪念银币"(隶书版)两大版式。其中楷书版因早期铸造更稀缺,部分细分版别如"大耳版"、"小字版"的市场价格可达普通版的3-5倍。签字版、样币等特殊品种在拍卖会上屡创高价。
4. 工艺与材质价值:采用传统银币铸压工艺,含银量约80%,规格为库平三钱六分(约13.5克)。部分版本存在边齿变异、模裂等工艺特征,成为版别研究的重要依据。
5. 市场表现稳健:近十年间,美品(XF45以上)价格从8000元上涨至2-3万元,顶级原光未流通品相拍卖成交价超10万元。2023年北京诚轩秋拍中,一枚PCGS-MS64的楷书版以18.4万元成交。
补充知识:该系列另有贰角银辅币,存世量更少。鉴定需注意真币的人像立体感强,字体挺拔;常见赝品多采用翻砂铸造,细节模糊。收藏时可结合云南军政府同期发行的"当制钱五十文"铜元共同研究,形成货币史体系化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