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画家全书:许建和》是对当代书画艺术家许建和的系统性梳理,其内容涵盖艺术生涯、风格演变、代表作品及学术影响力等多个维度。以下为详细介绍:
1. 艺术背景与学养根基
许建和的艺术创作植根于中国传统书画体系,早年师从名家,深研宋元以来文人画传统,兼顾书法金石学养。其作品既传承了"以书入画"的笔墨精髓,又融入现代视觉构成理念,形成"古意新诠"的独特面貌。
2. 书画风格特征
书法领域:擅长大篆与行草,线条苍劲浑厚,章法疏密有致。其篆书取法西周金文,结体奇崛;行草则融合王铎、傅山笔意,墨色层次丰富。
绘画创作:以水墨写意见长,尤精山水、花鸟。山水画运用"积墨法"营造深邃空间,花鸟作品则注重没骨与工笔的结合,设色清雅。
诗书画印一体:严格遵循传统文人画标准,题跋内容多自作诗词,印章篆刻自成一格。
3. 重要艺术贡献
理论建构:提出"笔墨当随心境"说,强调创作主体精神性与传统程式的辩证关系,相关论述见于《中国书画》等核心期刊。
教育影响:长期担任中国美院客座教授,培养中青年书画家百余人,其"临古-解构-重构"教学体系被多所院校采用。
国际传播:作品参与"水墨阿尔勒"等国际双年展,2019年大英博物馆收藏其《云壑松风图》手卷。
4. 学术评价与市场表现
学界认为其艺术实践填补了"新文人画"与当代实验水墨之间的过渡领域。拍卖市场方面,2018年北京保利秋拍中,《篆书四条屏》以287万元成交,创个人纪录。中国美术馆、浙江美术馆等机构均收藏其代表作。
5. 代表作品辑要
书法:《甲骨文联句》《草书东坡题跋》
绘画:《溪山清远图卷》《墨荷系列》
学术著作:《从皴法到构成:山水画笔墨转化研究》
许建和的艺术探索体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其价值在于既坚守笔墨内核,又回应了全球化时代的视觉文化需求。这种"守正出新"的路径,对中国书画的当代发展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