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根(1892-1969)作为紫砂七老之一,其作品在拍卖市场上备受瞩目,尤其是传统光素器与文人壶风格作品。以下是近年部分重要拍卖记录及相关背景:
1. 2015年西泠秋拍
吴云根与任淦庭合作的《段泥柿子提梁壶》以356.5万元成交,创下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此壶融合了提梁结构的工艺难度与任淦庭的刻绘,堪称文人壶典范。
2. 2018年江苏和信拍卖
《紫泥四方传炉壶》以218万元落槌。传炉壶式为吴氏代表作,采用镶身筒成型法,泥料选用黄龙山老紫泥,器型方圆相济,体现其扎实的成型功力。
3. 2021年保利华谊专场
1940年代制《朱泥仿古壶》拍得153万元。此作以赵庄嫩泥为料,展现出吴云根对小容量朱泥壶的精准把控,窑火呈色如橘皮,胎质绵密。
4. 市场流通特点
- 真伪辨识:吴云根真迹多见"吴芝莱"款识(本名),早期作品偶见"岐陶"刻款。
- 泥料特征:擅用民国时期珍稀泥料,如天青泥、大红袍等,表面常见手工推墙刮底的痕迹。
- 师承影响:其徒弟何道洪、吕尧臣等后来皆成大家,故师徒合作器更具收藏价值。
5. 学术价值补充
吴云根在江苏省宜兴陶瓷学校任教期间(1954年起)开发的教学器型,如"合菱""双色竹段"等,现存世量不足20件。2019年香港佳士得曾上拍一件竹段壶残器(壶嘴修补),仍以82万港元成交,可见市场对其艺术价值的认可。
当前吴云根真品年均上拍量约5-8件,中高端精品基本维持在百万级价位,但需注意市面上多有1980年代徒弟仿制的"厂版器"混淆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