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文玩知识 >> 古董 >> 百科详情

古董鼎名称大全大全

2025-09-09 古董 责编:奇石百科 4413浏览

以下是中国古代鼎器的名称及分类大全,涵盖不同时期、形制与功能的代表性鼎器,并附相关扩展知识:

古董鼎名称大全大全

一、按时期分类

1. 夏商周时期

- 司母戊鼎(后母戊鼎):商代晚期青铜器,现存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礼器,国家博物馆藏。

- 大盂鼎:西周康王时期青铜器,铭文记载分封制度,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铜器,铭文最长(499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 春秋战国时期

- 楚王鼎:楚国青铜器,多饰蟠螭纹,体现楚文化特色。

- 蔡侯申鼎:春秋晚期蔡国青铜器,反映诸侯国礼制。

3. 秦汉以后

- 秦始皇陵铜鼎:秦代青铜器,形制厚重,象征皇权。

- 汉博山炉鼎:汉代熏香器,融合实用与艺术。

二、按形制分类

1. 三足圆鼎

- 鬲鼎:三足中空,商周常见,兼具炊煮功能。

- 束腰鼎:西周流行,腰部内收,如大克鼎

2. 四足方鼎

- 司母辛鼎:商代武丁时期,方形四足,安阳殷墟出土。

3. 特殊形制

- 分裆鼎:足部与腹部连通,商代典型设计。

- 扁足鼎:足部扁平,多饰兽形纹,如妇好鸟足鼎

三、按功能分类

1. 礼器鼎

- 列鼎:周代等级象征,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

- 升鼎:祭祀时盛放牺牲,常见于楚墓。

2. 实用鼎

- 镬鼎:大型炊具,用于煮肉,如战国曾侯乙镬鼎

- 温鼎:带有炭盘,可保温食物。

3. 明器鼎

- 陶鼎:汉代墓葬常见,仿青铜鼎形制。

四、其他类型

钟鼎:鼎与钟组合,象征礼乐制度。

刑鼎:春秋郑国铸刑书于鼎,如子产刑鼎,开创成文法公示先例。

扩展知识

纹饰:商代多饕餮纹、云雷纹;西周出现凤鸟纹、窃曲纹;春秋战国流行蟠螭纹。

铭文意义:鼎器铭文(金文)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字的重要材料,如毛公鼎记载西周册命制度。

地域特色:北方鼎器浑厚,南方(如楚国)鼎器纤细灵动,常见错金银工艺。

中国古代鼎器不仅是权力象征,更是青铜工艺、社会制度的物质载体,其演变反映了从巫觋文化到礼乐文明的进程。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古董店的老古董是什么意思在古董收藏和文物交易领域,“老古董”是一个常见但具有特定含义的术语。它既指代具有历史价值的古代器物,也常用于描述古董店中因年代久远而显得“保守”或“传统”的商品或经营风格。本文
    2025-10-19 古董 5593浏览
  •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收藏古董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物质积累,成为一种将历史、艺术与文化凝结于掌心的特殊行为。收藏古董的人通常被称为藏家,他们不仅具备敏锐的鉴赏能力,更拥有深沉的历史情怀与独特的价值判断体系。
    2025-10-19 古董 831浏览
栏目推荐
  • 老式耳环作为古董摆件的收藏与鉴赏涉及多个维度的专业知识,以下从历史背景、材质工艺、市场价值及保养方法等方面展开分析:1. 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老式耳环的年代跨度可从明清至20世纪中期,不同时期风格鲜明。清代点
    2025-09-16 古董 9303浏览
  • 在电视剧《古董局中局》中,"小小"这一角色由青年演员郑好饰演。以下是关于该角色及演员的详细分析:1. 角色背景 小小是剧中连接悬疑线索的关键人物之一,性格古灵精怪,身世与古董江湖的隐秘关联逐步揭开,其身份反
    2025-09-16 古董 7684浏览
  • 梦幻古董刷新时节的核心规律与深度解析:1. 季节轮转规律春季(3-5月):瓷器类刷新率提升15%,特别是青花瓷与粉彩瓷。明代御窑瓷片常在此季现身,因古代春季是御窑开窑的重要时段。夏季(6-8月):玉器出现概率增加20%,
    2025-09-16 古董 3087浏览
全站推荐
  • 近年来,明星古玩收藏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许多知名艺人通过收藏文物艺术品彰显文化底蕴,同时兼具投资价值。随着收藏市场的不断发展,明星藏品的公开交易和拍卖也引发了行业讨论。本文将围绕明星古玩收藏大全主
    2025-10-29 古玩 3470浏览
  • 文玩小叶紫檀笔筒是中国传统文玩收藏领域中的重要文物类别,以其独特的材质特性、精湛的工艺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藏家青睐。本文将从 小叶紫檀 的材质特性、工艺特点、历史渊源、收藏价值及市场现状等方面展开专业
    2025-10-29 文玩 9067浏览
  • 购买收藏古币教材书名古币收藏作为一门融合历史、考古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其专业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收藏者需要系统化的知识储备。随着古币市场热度持续,越来越多的初学者和资深爱好者开始关注专业的古币收藏教材。本
    2025-10-29 古币 2409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