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的瓷器花纹种类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青花纹饰:
康熙青花瓷以“分水皴”技法著称,层次分明,色调鲜丽。常见纹饰包括缠枝莲、牡丹、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笔法苍劲有力。例如“刀马人”主题(武将、战马、战争场景)尤为典型,展现出浓郁的文人画风格。
2. 五彩瓷装饰:
康熙五彩以釉上蓝彩取代明代青花,色彩对比强烈。经典纹样有“凤穿牡丹”“八仙过海”“博古图”等,人物衣饰线条细腻,构图繁密而不杂乱。还流行“加金五彩”,即在纹饰上描金,凸显华贵。
3. 单色釉与暗刻花纹:
郎窑红、豇豆红等单色釉瓷器常配合暗刻工艺,在釉下隐现云龙、夔龙或缠枝纹。这类纹饰含蓄典雅,需侧光观察方能辨识,体现了高超的制胎技巧。
4. 创新纹样与外来影响:
受西方珐琅彩启发,开始出现西洋花卉、几何纹饰。此外,“冰梅纹”(仿冰裂釉搭配梅花)是康熙朝独创,象征文人高洁品格。
5. 吉祥寓意纹饰:
大量采用谐音或象征图案,如“福寿三多”(蝙蝠、桃、石榴)、“一路连科”(鹭鸶与莲花)等,反映民间审美趣味。另见“开光”手法,在器身分隔区域绘制不同主题纹样。
补充知识:康熙早期因战乱纹饰较简朴,中期后随御窑厂复兴日趋精细。官窑器多署“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民窑则常见“玉堂佳器”等堂名款,纹饰风格相对自由。器物边饰常辅以回纹、龟背锦地等辅助纹样,增强整体层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