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的瓷度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指其质地是否达到高密度、高抛光后的瓷器般光泽与硬度。以下是专业辨认方法及扩展知识:
1. 视觉观察
高瓷绿松石表面呈现细腻玻璃光泽,类似瓷器的釉面,光线照射下有明显反光。低瓷绿松石则显得暗淡或带有蜡状哑光,结构疏松者可能呈现白垩状颗粒感。
2. 硬度测试
高瓷绿松石莫氏硬度通常在5-6,可用小刀轻划(不建议破坏性测试),表面无痕迹。低瓷料质地偏软(硬度≤4),易留划痕。注胶或菱镁矿仿制品硬度更低。
3. 泡水实验
高瓷绿松石因结构致密吸水缓慢,泡水后仅边缘轻微变色;低瓷料吸水快,整体颜色明显变深,甚至出现气泡。但此法对已注蜡的优化处理石无效。
4. 听声音
用金属棒轻敲,高瓷绿松石声音清脆似瓷器;低瓷或裂隙多的声音沉闷。需结合其他方法判断,避免因镶嵌或厚度影响误判。
5. 触感与重量
高瓷料手感冰凉细腻,密度大(2.6-2.9 g/cm³),同等体积下比低瓷料更压手。优化处理的绿松石可能因胶质添加而偏轻。
扩展知识:
瓷度与颜色关系:高瓷绿松石多见于高蓝(如天空蓝、云盖寺蓝)或深绿色,但部分中低瓷料经染色也可模仿。玉化料(透明感)均为高瓷。
产地影响:湖北十堰的云盖寺、丫角山等高瓷料著名,而美国睡美人矿以均匀高瓷蓝闻名。
优化处理辨识:注胶绿松石紫光灯下可能发荧光,菱镁矿染色品孔隙大,滴会脱色。
购买时建议索要权威鉴定证书(如国检NGTC),避免依赖单一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