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玉石知识 >> 玉器 >> 百科详情

玉器名称大全古风

2025-06-12 玉器 责编:奇石百科 685浏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风玉器名称及其分类,涵盖不同器型和用途:

玉器名称大全古风

1. 礼器类

- 琮(cóng):外方内圆的筒形玉器,象征天地沟通,良渚文化代表。

- 璧(bì):圆形扁平玉器,中央有孔,用于祭祀或陪葬,《周礼》记载其象征天。

- 圭(guī):长条状玉板,上尖下方,代表权力与身份,常见于商周时期。

- 璜(huáng):半圆形或弧形玉器,多作佩饰或礼器,红山文化中已有出现。

- 璋(zhāng):形似刀斧的礼器,用于祭祀山川或军事仪式。

2. 佩饰类

- 玉佩:泛指雕刻纹饰的悬挂饰品,常见龙凤、花卉题材。

- 玉玦(jué):环形带缺口的佩玉,象征决断,战国时期多作耳饰。

- 玉韘(shè):扳指原型,射箭用具,后演变为装饰品。

- 玉环:圆形无缺口的佩玉,寓意圆满,常见于组佩。

- 玉觿(xī):锥形解结工具,后为成人礼象征。

3. 陈设类

- 玉山子:立体山水雕刻,清代流行,题材多取文人画意境。

- 玉如意:祥瑞摆件,头部多雕灵芝或云纹,明清盛行。

- 玉插屏:镶嵌于木座的薄玉雕画,常见花鸟人物题材。

- 玉雕炉:仿青铜器形制的香炉,如三足圆炉、簋式炉。

4. 实用器具

- 玉杯:战国有高足杯,唐代流行玛瑙杯,清代多雕花耳杯。

- 玉印:贵族或文人用印,钮饰多样(如螭虎、瓦钮)。

- 玉梳:新石器时代已出现,唐宋时期多嵌金银。

- 玉带钩:腰带扣具,战国至汉代流行螭龙造型。

5. 葬玉类

- 玉琀(hán):含于逝者口中的玉蝉、玉珠等。

- 玉握:握于手中的猪形或璜形玉,象征财富。

- 玉覆面:缝缀于面幕上的五官玉片,汉代天子用金缕玉衣。

扩展知识

纹饰方面,谷纹、蒲纹、云雷纹多用于先秦;螭龙、饕餮纹盛行于汉;明清多见缠枝莲、八吉祥等吉祥图案。

材质上,和田玉(尤其是白玉)最受推崇,另有岫岩玉、独山玉、绿松石等。

雕工分时期特点:商周多用双阴挤阳线,汉代游丝毛雕,清代追求透雕与俏色。

鉴定要点包括包浆、沁色(如血沁、土沁)、砣工痕迹等。

从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玉龙到清代乾隆工,玉器承载着华夏文明的等级观念、哲学思想与审美演进。研究古玉需结合考古报告、历史文献与矿物学知识。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梦见古董玉器首饰,往往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隐喻与象征意义。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玉器不仅是珍贵的物质载体,更是精神与文化的象征。此类梦境可能映射出个人对历史、传承、价值的深层思考,也可能与潜意识中的情感需求
    2025-10-24 玉器 1664浏览
  • 玉器回收行情价格:从市场趋势到专业评估指南近年来,随着收藏市场的持续升温,玉器作为传统奢侈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回收行情逐渐受到投资者和爱好者关注。玉器回收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玉料品质、工艺价值、历
    2025-10-24 玉器 2166浏览
栏目推荐
  • 南充作为四川东北部的重要城市,其玉器雕刻加工产业虽未如和田、南阳等地闻名,但凭借地域文化特色和工艺传承,逐渐形成一定规模。以下是关于南充玉器雕刻加工厂的详细分析及相关知识扩展: 一、南充玉器加工厂的特点
    2025-09-19 玉器 4741浏览
  • 深圳作为中国经济特区,在珠宝玉器行业具有独特优势,其国际玉器市场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商贸特点,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核心交易场所1. 水贝珠宝产业聚集区 - 罗湖水贝片区集中了超2000家珠宝企业,玉器交易占全国市场
    2025-09-19 玉器 748浏览
  • 河南是中国玉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多个规模和特色各异的玉器交易市场,以下是主要集中地及相关延伸信息:1. 南阳玉器市场 南阳是河南玉器交易的核心,尤其以独山玉闻名。卧龙区石佛寺镇是全国最大的玉雕产销集散
    2025-09-19 玉器 7927浏览
全站推荐
  • 淮安中国黄金玛瑙:传统工艺与现代珠宝的完美结合淮安市作为江苏省重要的珠宝玉石产业聚集地,以其独特的玛瑙资源和成熟的珠宝加工体系闻名。特别是中国黄金在淮安的玛瑙产业布局,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珠宝设计理念深度
    2025-10-25 玛瑙 4605浏览
  • 东营翡翠风华城哪里开发的东营市作为山东省的重要沿海城市,近年来在房地产开发领域持续发力,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在众多住宅项目中,东营翡翠风华城因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备受关注。本文
    2025-10-25 翡翠 8155浏览
  • 奇石收藏作为中国传统文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因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收藏属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奇石收藏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眼光和文化素养,更需掌握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规范。本文将从收藏资质、
    2025-10-25 奇石 4939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