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陶瓷知识 >> 紫砂壶 >> 百科详情

周桂珍紫砂壶环龙三足

2025-08-20 紫砂壶 责编:奇石百科 134浏览

周桂珍紫砂壶"环龙三足"是当代紫砂艺术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其艺术特征与工艺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周桂珍紫砂壶环龙三足

一、造型设计与文化寓意

1. 三足鼎立结构借鉴商周青铜器形制,壶身底部以三个兽首足支撑,呈现出庄重稳定的视觉效果,暗合"天、地、人"三才的传统哲学理念。

2. 龙纹装饰采用浮雕与刻绘结合工艺,壶钮常作盘龙造型,流与把多饰云纹,整体形成"龙戏云间"的动态意象,体现皇家气韵与吉祥寓意。

3. 器型比例遵循"黄金分割"法则,壶身弧线饱满流畅,三足角度经过力学计算确保实际使用中的稳定性。

二、工艺技术特点

1. 采用宜兴黄龙山原矿紫泥,经传统陈腐工艺处理,泥料颗粒层次丰富,烧成后呈现特有的"砂铁星"肌理效果。

2. 独创"双层胎体"制法,内胎保持高密度确保实用功能,外胎精工雕琢展现艺术效果,这种工艺对窑温控制要求极高。

3. 龙纹雕刻运用"剔地起凸"技法,细节处可见0.3mm精微刻线,鳞片处理采用"压光"工艺使表面产生哑光与亮光的质感对比。

三、学术与市场价值

1. 此壶型制被收录于《中国现代紫砂图典》,代表改革开放后紫砂器由实用器向艺术品转型的典型个案。

2. 2016年北京保利秋拍中,周桂珍同系列作品"环龙三足套组"以287万元成交,创下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

3. 真品鉴别要点:壶内壁可见特征性"十字筋纹"支撑痕迹,底款印章采用特殊篆刻刀法,印泥为特调朱砂颜料。

四、使用与养护要点

1. 建议专茶专用,尤其适合冲泡普洱老茶,壶身吸附茶汤后易养出"紫玉金砂"效果。

2. 清洁时需避免化学制剂,宜用沸水淋冲配合软毛刷轻拭,长期不用时应置于通风无尘环境。

3. 把玩时注意三足受力均衡,避免单侧受压导致胎体隐性开裂。

该作品充分展现了当代紫砂艺术"工极而韵,巧夺天趣"的审美追求,其创作融合了青铜器考古成果与传统陶艺技法,是研究现代手工艺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在2008年被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作品时,评审专家特别肯定了其对传统工艺现代化转型的示范意义。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花七百买紫砂壶值得吗?近年来,随着收藏市场的升温,紫砂壶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不少茶友在挑选紫砂壶时,会纠结于是否值得为一把壶花费七百元。本文将从紫砂壶的工艺价值、市场行情、投资与使用角度等维度进行
    2025-10-30 紫砂壶 1609浏览
  • 南京哪里紫砂壶最好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泥料特性、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南京作为江苏省会城市,不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形成了成熟的紫砂壶消费市场。近年来,随着
    2025-10-30 紫砂壶 4137浏览
栏目推荐
  • 在紫砂收藏界,元祥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他所制作的紫砂壶,以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市场上备受追捧,价格也逐年攀升。要理解元祥的紫砂壶价格,就必须从作者其人、其艺、其市场表现等多个维
    2025-10-01 紫砂壶 4689浏览
  • 如何用开水鉴别化工紫砂壶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双气孔结构、透气性和保温性深受茶友喜爱。然而,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以化工原料染色的化工紫砂壶,这些壶不仅影响泡茶口感,更可能对健康造成威胁
    2025-10-01 紫砂壶 4057浏览
  • 福建紫砂壶怎么样知乎在知乎等知识分享平台上,关于福建紫砂壶的讨论非常热烈,许多茶器爱好者和专业人士都对其品质、市场现状以及收藏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总体而言,业界普遍认为,虽然福建紫砂壶在市场上占有一定
    2025-10-01 紫砂壶 9154浏览
全站推荐
  • 桂花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题材之一,其以自然意趣和文人情怀为核心,通过水墨技法与写意精神展现桂花的芬芳雅致。掌握正确的创作方法不仅能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更能深入理解中国文化中对“花”与“人”
    2025-10-30 国画 7013浏览
  • 油画纸与油画布差别是美术创作领域中常见的讨论话题。两者作为油画创作的主要载体,其在材质特性、使用方法与艺术表现力上的差异,直接影响画作的呈现效果与保存条件。本文从专业角度对比分析油画纸与油画布的核心区
    2025-10-30 油画 5214浏览
  • 正楷粉笔字书法作品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门类,其以规范的笔画、严谨的结构和端庄的气势闻名。正楷作为书法“四体”之一,讲究“横平竖直、提按分明”,而粉笔字作为特殊书写工具的表现形式,兼具实用性
    2025-10-30 书法 576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