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玉石与玛瑙需从多个方面综合判断,以下是关键区分点及扩展知识:
1. 矿物成分与结构
- 玉:分为软玉(如和田玉,主要成分为透闪石)和硬玉(如翡翠,属辉石类)。玉的晶体结构呈纤维交织状,质地细腻致密。
- 玛瑙:属石英族隐晶质变种,成分为二氧化硅,结构为条带状或同心纹层状,放大观察可见细微颗粒感。
2. 颜色特征
- 玉:颜色均匀或渐变,如和田玉的白色、青色,翡翠的翠绿、紫罗兰等,高端玉种颜色纯净无杂色。
- 玛瑙:色彩鲜艳且常有条带状纹路,如红玛瑙的平行色带或蓝玛瑙的灰蓝色条纹,染色彩虹玛瑙常见人工处理痕迹。
3. 光泽与透明度
- 玉:软玉多为油脂光泽,硬玉(翡翠)为玻璃光泽;半透明至微透明,优质翡翠通透性高。
- 玛瑙:玻璃光泽至蜡状光泽,多数为半透明,部分品种如黑玛瑙不透光。
4. 硬度与密度
- 玉:软玉莫氏硬度6-6.5,翡翠6.5-7;密度较高(翡翠3.3-3.5g/cm³),手感沉甸。
- 玛瑙:硬度7,密度约2.6g/cm³,同等体积下比玉轻。
5. 纹路与瑕疵
- 玉:天然玉可能有棉絮、水线等内蕴特征,无规则条纹。
- 玛瑙:特征性同心环带或平行条纹,染色玛瑙颜色沿裂隙分布。
6. 特殊光学效应
- 玉:翡翠可能见“翠性”(苍蝇翅闪光),和田玉无此现象。
- 玛瑙:部分品种具晕彩效应(如火玛瑙),或苔藓状包体(水草玛瑙)。
7. 市场价值与优化处理
- 玉:翡翠与和田玉高端品种价值极高,需注意B货、C货翡翠的酸洗充胶处理。
- 玛瑙:常经热处理或染色优化,巴西、乌拉圭产天然红玛瑙较为珍贵。
补充:二者文化寓意不同,玉在东亚文化中象征品德,玛瑙在西方多作为护身符。购买时建议索要权威鉴定证书(如CMA标志),避免混淆玉髓(玛瑙的近亲矿物)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