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陶瓷知识 >> 瓷器 >> 百科详情

红釉瓷器上有露白胎的斑

2025-06-19 瓷器 责编:奇石百科 3544浏览

红釉瓷器上出现露白胎斑的现象涉及多种因素,可从工艺、烧制条件和历史背景等方面综合分析:

红釉瓷器上有露白胎的斑

1. 胎釉结合工艺缺陷

- 红釉对胎体致密度和施釉均匀性要求极高。若胎体含有气泡或杂质,烧制时釉层收缩可能导致局部剥落形成白斑。

- 元代钧红釉常见"脱口",因釉料流动性强,口沿处釉层自然流淌而露出胎骨,形成"灯草边"效果。

2. 烧成温度与气氛波动

- 铜红釉需在还原焰中(1280℃±20℃)烧成,若窑温不均或还原不充分,铜离子未能显色,局部呈灰白或无色。

- 郎窑红等高温红釉若烧制时间不足,釉面未能完全熔融覆盖胎体,形成"鸡翅纹"状露胎。

3. 釉料特殊性

- 传统红釉以氧化铜为发色剂,需搭配石英、长石等助熔剂。若比例失调(如CaO含量过低),釉层覆盖力下降。

- 清代矾红釉为二次低温彩釉,若底层白釉未满施,直接露出素胎形成"漏矾"。

4. 人为仿古做旧处理

- 景德镇部分仿明宣德祭红器会刻意磨釉露胎,模仿老器物的剥蚀痕迹。

- 接胎处因胎釉膨胀系数差异,可能出现规则性白边,需与自然缺陷区分。

5. 矿物原料影响

- 明代永宣时期红釉使用南洋进口的"苏麻离青"钴料调釉,若胎土含铁量低(如高岭土不足),烧成后易现灰白斑点。

6. 使用磨损与腐蚀

- 长期酸碱性物质侵蚀(如茶渍)会溶解釉面,明代御窑厂遗址出土残器常见此类侵蚀白斑。

- 出土器物因地下水渗透,釉下胎体中的可溶性盐类结晶膨胀导致釉层脱落。

补充知识:故宫博物院藏明永乐鲜红釉盘可见典型"橘釉"现象——釉面因铜结晶凝聚形成红色与露胎辉映的艺术效果,这与缺陷露胎有本质区别。鉴别时需结合显微结构分析,天然露胎处可见胎釉交界处的化学变化层,而人为做旧则无此特征。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清代早期菊花纹瓷器在工艺、纹饰及文化内涵上具有显著特色,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艺与胎釉特征 胎质:康熙时期菊花纹瓷器胎体坚致细腻,尤以景德镇高岭土烧制的“糯米胎”著称,釉面呈现硬亮青白色的“紧皮亮
    2025-09-07 瓷器 7153浏览
  • 鉴别瓷器品质需要从多个维度综合判断,以下是专业级的评估要点:1. 胎体质感高品级瓷器胎体致密度高,迎光观察呈半透明状(特指白瓷),叩击时发出清越悠长的金属音。元代景德镇瓷胎已能达到"白如凝脂"的程度,现代骨瓷
    2025-09-07 瓷器 3880浏览
栏目推荐
  • 日本瓷器中的官窑款识数量不及中国景德镇官窑系统庞大,但历史上仍存在一些重要的官方或半官方窑口及其代表性款识。以下是主要分类及扩展知识:1. 有田烧(伊万里烧) - 锅岛藩窑:江户时代佐贺藩主导的官窑,专为藩
    2025-08-12 瓷器 1064浏览
  • 成化年间(1465-1487年)的青花瓷器花瓶是中国明代瓷器艺术的巅峰代表之一,以胎质细腻、釉色温润、青花发色淡雅著称,在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一、工艺特征1. 胎釉特点:成化青花采用景德镇麻仓土制胎,胎体轻薄通透,
    2025-08-12 瓷器 5097浏览
  • 旭升清元雅制瓷器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高端品类,融合了清代官窑严谨技法与元明时期雅致风格。以下从工艺特征、文化内涵及市场价值等方面展开分析:1. 原料与胎体选用景德镇优质高岭土(又称"麻仓土"),经12道淘洗工
    2025-08-12 瓷器 6203浏览
全站推荐
  • 古玩杂项估价需综合多维度因素,以下是系统性方法及扩展知识:1. 材质因素 - 贵重金属(如金、银、铜)、稀有木材(紫檀、黄花梨)、玉石(和田玉、翡翠)等材质本身具市场基准价。需通过科学检测(如X荧光光谱)确定
    2025-09-13 古玩 851浏览
  • 百度文玩贴吧是百度贴吧中专注于文玩收藏、鉴赏、交易的子论坛,用户可通过以下途径下载并参与讨论:1. 官方渠道下载 百度贴吧APP可通过各大应用商店(如苹果App Store、华为应用市场、小米应用商店)搜索“百度贴吧”下
    2025-09-13 文玩 4787浏览
  • 中国工商银行的猪年纪念币兑换时间通常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安排,具体需以官方公告为准。以下是相关要点和扩展信息:1. 发行背景 生肖纪念币是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2019年(农历己亥年)猪年普通纪念币面值10元,材质为
    2025-09-13 纪念币 2108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