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胶在瓷器表面固化后,需谨慎处理以避免刮伤釉面。以下是几种专业去除方法及注意事项:
1. 物理剥离法
用塑料刮刀(避免金属工具)从边缘缓慢撬起发泡胶。若胶体未完全固化,可佩戴橡胶手套直接撕除。对残留薄层,可用细砂纸(600目以上)蘸水轻磨,完成后用抛光布修复釉面光泽。
2. 溶剂溶解法
- 或卸甲水:含成分的溶剂可软化聚氨酯发泡胶。用棉签蘸取后敷于污渍处3-5分钟,待胶体膨胀后用软布擦拭。注意通风并远离火源,可能影响釉下彩,建议先在不显眼处测试。
- 专用除胶剂:市场有售中性除胶喷雾,喷涂后覆盖保鲜膜延缓挥发,10分钟后用百洁布擦拭。较顽固残留可重复操作。
3. 热力软化法
吹风机调至中低温(避免超过80℃),距胶体20cm加热30秒至1分钟,胶体变软后迅速用竹制工具剔除。高温可能导致瓷器局部受热不均,明清薄胎瓷慎用此法。
4. 冷冻脆化法
适用于小件瓷器。将物品装入密封袋置于冰箱冷冻室(-18℃)2小时,聚氨酯变脆后用木槌轻敲脱落。需注意冷凝水可能渗入瓷器开片或裂缝。
5. 生物酶分解
新型生物降解胶剂含脂肪酶与蛋白酶,可分解胶体分子链。涂敷后静置24小时,环保但效率较低,适合珍贵文物修复场景。
扩展知识:
发泡胶的固化时间与湿度相关,25℃下通常2小时表干,24小时完全固化。未固化时用酒精擦拭效果最佳。
宋代以来的高温釉瓷器化学稳定性较高,但明清釉上彩含铅易被溶剂腐蚀。建议古董先咨询文物保护专家。
预防性措施:修补瓷器时可用凡士林涂抹周边区域,形成隔离膜便于后续清理。
处理后用中性洗洁精清洗瓷器,去除溶剂残留。若釉面出现雾化,可用汽车蜡抛光恢复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