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陶瓷知识 >> 瓷器 >> 百科详情

瓷器的文化价值书籍介绍

2025-08-29 瓷器 责编:奇石百科 6605浏览

瓷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文化价值涵盖历史、艺术、工艺、社会等多个维度。以下从不同角度推荐相关书籍并展开分析:

瓷器的文化价值书籍介绍

1. 《中国陶瓷史》(中国硅酸盐学会编)

权威性学术著作,系统梳理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瓷器发展脉络,涵盖各时期窑口特征、工艺革新与社会背景的互动关系。书中详述青瓷、白瓷、彩瓷的技术突破,解析"南青北白"格局如何反映唐宋经济重心变迁,并对"官窑制度"与"民窑商业化"的辩证关系有深入探讨。

2. 《瓷器中的世界史》(三杉隆敏著)

从全球史视角解读瓷器贸易的文化意义。重点分析明末清初通过葡萄牙、荷兰东印度公司出口的"克拉克瓷"如何影响欧洲审美,衍生出代尔夫特陶器等仿制品。书中附有大量沉船出水瓷器数据,实证"海上陶瓷之路"对世界物质文化交流的推动。

3. 《景德镇陶录》(清·蓝浦著)

清代典籍的现代校注本,记录传统制瓷72道工序细节。尤其珍贵的是对"二元"(瓷石+高岭土)、"利坯""画青花""烧窑火候"等核心技术的描述,为研究传统工艺标准化提供第一手资料。书中"御窑厂"管理制度记载可对照故宫档案进行制度史研究。

4. 《瓷之色》(马未都著)

聚焦釉色美学与文化象征,阐释"天青釉"与宋代儒家理学崇天思想的关联,"祭红釉"在明清礼制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墨彩""珐琅彩"折射的中西审美碰撞。书中通过文物实物对比,揭示釉料变化背后的技术传播史。

5. 《东亚窑业技术交流史》(袁南平著)

比较研究视角的重要著作,考察中国瓷器技术对朝鲜高丽青瓷、日本伊万里烧的影响。特别关注10-13世纪越窑秘色瓷技术向高丽传播的路径,以及万历朝鲜战争中掳掠工匠对日本有田窑发展的促进作用。

延伸认知:

社会学维度:明代晚期"瓷肖像"定制服务反映市民阶层崛起,《明代民间瓷器纹饰研究》详细统计纹样变迁数据。

考古新证:近年杭州南宋官窑遗址出土的"冰裂纹"标本,为理解文献记载的"瑕疵美学"提供实物参照。

数字技术:故宫"瓷器库房三维建模"项目实现胎釉显微结构的数字化存档,为真伪鉴定建立科学基准。

这些著作共同构成理解瓷器作为"泥与火的文明"的多维坐标系,其价值不仅在于器物本身,更在于承载的千年技术传承、审美流变与跨文明对话。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瓷器的描金是否容易掉色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取决于工艺质量、使用环境和保养方式。以下是详细分析:1. 工艺与材料 传统描金使用真金粉或金水(金与其他金属的合金),通过高温烧制固着于釉面。 手绘描金若经800℃以
    2025-08-19 瓷器 8996浏览
  • 瓷器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重要代表,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崇高地位。以下从历史脉络、工艺特色、经典品种及鉴赏要点展开分析,并提供典型赏析题示例与参考答案。一、瓷器艺术发展脉络1. 原始青瓷(商周时期):以浙江上
    2025-08-18 瓷器 3571浏览
栏目推荐
  • 一件瓷器若要被视为完整器具,需满足以下多方面条件:1. 器型完整无缺损 瓷器的整体结构必须保留原有设计,无断裂、缺口或缺失部件(如壶嘴、把手、盖钮等)。例如,执壶若缺失流或柄,即使主体完好,仍属残缺。明代
    2025-07-23 瓷器 5177浏览
  • 关于千万瓷器不翼而飞的现象,可能涉及多种复杂因素,需从多个维度分析:1. 盗窃与销赃产业链 高价值瓷器是文物犯罪的主要目标。国际黑市存在完整的盗窃、运输、伪造鉴定证书和洗白链条。盗贼常利用博物馆安防漏洞(
    2025-07-22 瓷器 2869浏览
  • 瓷器国内外现状对比1. 技术工艺 中国:作为瓷器发源地,中国仍保持传统手工制作优势,如景德镇的高温釉下彩、德化白瓷等非遗技艺。但部分企业面临技术老化问题,自动化程度较低,高端精密瓷器(如超薄瓷、生物陶瓷)与
    2025-07-22 瓷器 6589浏览
全站推荐
  • 医院简笔画的家常做法可以从构图、元素、风格及实用技巧等方面展开,以下为详细分类说明: 一、基础构图设计1. 主体建筑轮廓 - 用矩形或组合几何图形表现医院主楼,顶部可加红十字标志或"H"形屋顶。 - 侧翼用小的方
    2025-08-22 画家 9117浏览
  • 仕金正的书法作品融合了深厚的传统功底与独特的个人风格,其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笔法精到,力道雄浑 仕金正擅长运用中锋行笔,线条凝练有力,尤其在楷书和行书中体现明显。他的起笔藏锋含蓄,收笔果
    2025-08-22 书法 2192浏览
  • 董其昌(1555—1636)是明代晚期最具影响力的书画家、理论家之一,其艺术成就与理论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文人画的发展,甚至波及清代“四王”及整个文人画传统。以下从多个维度概括其贡献: 一、绘画成就1. 南北宗论的奠基
    2025-08-22 书画 6689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