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玉石知识 >> 和田玉 >> 百科详情

和田玉糖玉的颜色

2025-08-15 和田玉 责编:奇石百科 3911浏览

和田玉糖玉的颜色主要由其内部铁质元素的氧化程度和分布形态决定,呈现出暖色调为主的过渡性色系。以下是其典型颜色分类及形成机制:

和田玉糖玉的颜色

1. 红糖色

颜色类似浓稠红糖,呈深红棕色至棕红色,属糖玉中的上品。成因是原生矿中二价铁离子(Fe²⁺)在后期地质作用中氧化为三价铁(Fe³⁺),形成赤铁矿或褐铁矿致色。糖色浓郁且均匀者常被雕作摆件或手镯,具有油润的脂感。

2. 黄糖色

色调介于棕黄与蜜糖间,常见浅黄褐至中棕黄色。这种颜色多出现在矿体表层,因氧化不彻底形成,常与白玉或青玉共生。新疆且末矿区的黄糖玉常带有糖白双色,适合巧雕创作。

3. 褐糖色

偏向灰褐或咖啡色,饱和度较低,可能伴有黑色矿物杂质(如铬铁矿)。俄罗斯糖玉中此类颜色较多,因成矿环境含锰元素而显冷色调,玉质往往更透。

4. 浅糖色

淡黄色或米黄色,类似蜂蜜水,多分布在糖玉表层过渡带。若与白玉基底形成渐变效果(糖包白),可提升雕刻层次感。

5. 特殊变异色

- 翳糖色:糖色中夹杂 grey 褐色云雾状斑块,因成矿期流体渗透不均导致。

- 酱糖色:接近棕紫调,罕见,与矿区原生硫化物矿化相关。

补充知识

糖玉的致色需经历数千万年地质氧化,新疆且末、若羌产区因气候干旱更易形成优质糖玉。

俄罗斯糖玉普遍糖色更深但僵性较重,青海糖玉则偏水透。

染色糖玉可通过紫外灯检测(荧光反应)或酸蚀纹鉴别。真正糖玉的颜色过渡自然,会随佩戴时间愈发温润。

糖玉的价值除颜色外,还需结合细腻度、净度和雕工综合评判。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和田玉糖料是和田玉中一种独特的品种,因其颜色类似红糖或蜜糖而得名,常见于山料或山流水料中。糖料的颜色主要由铁元素氧化浸染形成,其成因与玉料受外界矿物质渗透及地质环境长期作用相关。以下是关于糖料颜色的详
    2025-08-14 和田玉 2301浏览
  • 和田玉扳指内包金是一种将贵金属与和田玉结合的工艺形式,兼具实用性与收藏价值。以下是详细分析: 1. 工艺特点包金技术:通常采用錾刻、镶嵌或鎏金工艺,在和田玉扳指内侧包裹一层金箔或金片,形成“金玉合一”的效果
    2025-08-14 和田玉 6870浏览
栏目推荐
  • 和田玉籽料去味处理需根据异味的来源采取针对性方法,以下为常见处理方案及注意事项:1. 清水浸泡法 将籽料放入常温纯净水中浸泡24-48小时,每8小时换水一次。若表皮附着有机物残留(如河床腐殖质),可用软毛刷轻刷表面
    2025-07-17 和田玉 4014浏览
  • 和田玉与青海玉的毛孔特征及鉴别要点: 1. 和田玉毛孔的形成 和田玉籽料的毛孔是由于长期受河水冲刷、搬运,与泥沙碰撞摩擦,在表面形成类似人体毛孔的凹凸不平的细微痕迹。这种毛孔分布自然,大小不一,深浅不均,
    2025-07-17 和田玉 7212浏览
  • 秀玉并不属于和田玉范畴,二者在矿物成分、产地产状、文化价值等方面存在本质差异,具体分析如下:1. 矿物学差异 和田玉为透闪石-阳起石类矿物集合体,透闪石含量须≥95%,属软玉正宗;秀玉主要成分为蛇纹石或石英质玉
    2025-07-17 和田玉 9290浏览
全站推荐
  • 文玩核桃上手后发暗是常见现象,主要与油脂分泌、氧化反应、盘玩方式及环境因素有关。以下从原因分析、处理方法和养护技巧三方面展开说明: 一、发暗原因1. 自然氧化 核桃表面与空气接触后,木质内的单宁酸、花青素
    2025-08-11 文玩 6500浏览
  • 纪念币定位收纳册是钱币收藏爱好者用于系统化存放、展示和保护纪念币的专业工具,其设计兼顾功能性、保护性和美观性。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特点和选购要点:一、核心结构设计特点1. 布页式内芯架构采用活页式设计
    2025-08-11 纪念币 8430浏览
  • 古币出手的渠道选择需综合考虑安全性、变现效率、价格等因素,以下是几种主要方式及注意事项: 1. 专业钱币交易平台线上拍卖平台:如华夏古泉、古泉园地、钱币天堂等专业网站,聚集大量藏家,可公开竞拍或一口价交易。
    2025-08-11 古币 3228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