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进行字画高清拍照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器材选择:
推荐使用全画幅单反或微单相机,搭配高分辨率镜头(如50mm定焦或90mm微距镜头),确保成像锐利。建议使用三脚架和快门线避免抖动,灯光可选择5600K色温的恒光灯或柔光箱,避免紫外线伤害纸质。
2. 光线控制:
自然光拍摄需利用北向窗户的散射光,避免直射阳光导致褪色。人工布光建议采用45度角双侧打光,配合偏振镜消除反光。若使用闪光灯,需加装柔光罩并通过试拍调整输出功率。
3. 色彩管理:
拍摄前需对相机进行白平衡校准,使用X-Rite ColorChecker制作DNG配置文件。RAW格式拍摄保留更多细节,后期可用Adobe Photoshop的"画作修复"预设调整,注意CMYK与RGB色域的转换精度。
4. 文物保护措施:
拍摄前佩戴手套操作,字画下方铺垫无酸棉纸。环境湿度控制在50±5%,温度18-22℃。珍贵绢本需在文物专家指导下使用低光度拍摄,唐代以前纸质文物禁止使用LED光源。
5. 构图与数字化:
画心部分需保持绝对水平,使用激光水平仪校准。题跋、印章等细节需单独拍摄特写,分辨率建议不低于600dpi。拼接大幅作品时,重叠区域需保留30%以上。
6. 后期处理要点:
使用PTGui软件拼接全景图像,修补时遵循"可识别原则"。色彩校正需参照故宫博物院《纸质文物数字化标准》,钤印部分建议保留自然硫化痕迹。
7. 版权与档案管理:
原始文件需保存TIFF格式,元数据应包含文物编号、拍摄日期、光谱数据。网络发布需加隐形水印,商用需取得国家文物局批文编号。
北京现存古代字画拍摄需特别注意:明代以前绢本易出现"银锈现象",可增加UV-IR cut滤镜;清代粉笺纸作品需关闭防抖功能拍摄;碑帖类需使用侧光强化刻痕立体感。部分博物馆要求使用其指定的文物摄影轨道系统,需提前报备设备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