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外壳颜色的制作涉及多个工艺环节,主要通过以下技术实现:
1. 油墨调配与印刷工艺
邮票外壳(通常指邮票边纸或包装材料)的颜色主要采用专色油墨或四色印刷技术。
- 专色油墨:根据潘通(Pantone)色卡精确调配,确保颜色一致性,常用于高精度需求的纪念邮票。
- 四色印刷(CMYK):通过青、黄、品红、黑四点叠加实现复杂色彩,适合大批量普通邮票生产。
- 特殊油墨:加入荧光剂、珠光粉或温变材料,用于防伪或增强视觉效果,如纪念邮票的闪粉效果。
2. 基材处理
外壳材质多为白卡纸或特种纸,需先进行涂层处理:
- 预涂布:在纸张表面涂覆高光或哑光涂层,提升油墨附着力与显色度。
- 环保水性涂布:现代工艺倾向使用环保水性涂料,减少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放。
3. 印刷技术选择
- 胶印:主流技术,适合复杂图案和渐变色彩,精度可达175线/英寸以上。
- 凹印:用于高防伪需求,通过雕刻凹版使油墨立体堆积,颜色饱和度高。
- 丝网印刷:局部上色或特殊效果(如浮雕UV漆),常见于限量版邮票外壳。
4. 后加工与色彩固化
- UV固化:紫外光干燥技术可瞬间固化油墨,避免颜色晕染。
- 覆膜工艺:覆盖BOPP薄膜保护色彩,同时增强耐磨性,哑光膜还能降低反光。
- 烫印技术:用电化烫印金色/银色文字或边框,提升高端感。
5. 质量控制
使用分光光度仪检测色差(ΔE值≤2为合格),并在恒温恒湿环境(23℃±2℃、50%±5%RH)下生产,避免纸张变形导致的色彩偏差。
扩展知识:部分国家试验过生物基油墨(如大豆油墨),但因其干性慢,目前多用于低端邮票。瑞士等国的邮票外壳还采用激光全息技术,通过光衍射产生动态色彩效果,属于前沿防伪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