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韩国友好的画家主要体现在文化交流与艺术合作领域,以下是一些代表性人物及相关背景:
1. 齐白石(中国)与金基昶(韩国)
齐白石作为20世纪中国画大师,其写意花鸟画对韩国近现代美术影响深远。韩国画家金基昶(1913-2001)曾深入研究齐白石的技法,并将中国传统水墨与韩国民族美学结合,创作出《野花》等代表作,被誉为“韩国齐白石”。两国艺术界常以他们的交往为范例探讨中韩水墨艺术的交融。
2. 徐冰(中国)与李禹焕(韩国)
当代艺术家徐冰与韩国物派李禹焕(Lee Ufan)在观念艺术领域有多次对话。2013年,两人共同参与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通过装置与极简主义作品展现东亚哲学共性。李禹焕的《从线》系列与徐冰的《天书》均探讨了文字与空间的东方表达。
3. 靳尚谊(中国)与朴栖甫(韩国)
中国油画泰斗靳尚谊曾与韩国单色画运动代表人物朴栖甫(Park Seo-Bo)进行学术互访。朴栖甫的《描法》系列受到中国书法笔触启发,两人在2016年首尔举办的“东亚油画语境”研讨会上探讨了Materiality(物质性)在两国艺术中的差异。
4. 中韩青年艺术家交流计划
近年来,中国中央美术学院与韩国弘益大学联合推动“东亚青年艺术家驻留项目”,促成诸如中国画家邱志杰与韩国新媒体艺术家徐道获(Do Ho Suh)的跨界合作。2021年上海双年展上,两国艺术家共同呈现了装置作品《经纬》,以传统织物工艺隐喻文化编织。
5. 历史渊源与学术研究
高丽时期(918-1392)的佛教绘画受中国宋代院体画影响显著,现存《水月观音图》与同期中国寺观壁画技法高度相似。近代学者如韩国美术史家安辉濬(Ahn Hwi-joon)在《韩中绘画交流史》中系统梳理了从新罗时代至朝鲜王朝的技法传承脉络。
这些艺术家的互动不仅体现个人友谊,更反映了中韩在共享儒家文化圈背景下,通过笔墨、材料、展览等载体形成的深层艺术对话。近年来,两国美术馆联合举办的“文房四宝与韩纸艺术巡回展”进一步推动了传统媒介的当代转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