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陶瓷知识 >> 紫砂 >> 百科详情

雍正朝紫砂壶名人名字

2025-08-26 紫砂 责编:奇石百科 415浏览

清代雍正时期紫砂壶制作艺术达到高峰,涌现出一批技艺精湛的名家。以下是主要代表人物及相关扩展内容:

雍正朝紫砂壶名人名字

1. 陈鸣远

康熙末至雍正年间最具影响力的紫砂大家,被誉为"清代紫砂第一人"。其作品以仿生器闻名,如束柴三友壶、南瓜壶等,将雕塑与壶艺结合,开创写实风格。落款常用"陈鸣远制"楷书方章,部分作品有"鸣远"椭圆章。他发展了花货技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2. 惠孟臣

以制作小壶著称,尤擅朱泥小品。其壶式多为梨形、扁鼓形,泥料细腻,做工精绝。款识多作"荆溪惠孟臣制"六字楷书,雍正时期作品多有"己酉年"(1729年)纪年款。其技法影响潮汕功夫茶壶体系。

3. 王南林

雍正宫廷造办处御用陶工,作品多见贡宫廷。擅长堆雕、描金装饰,常见夔龙纹、灵芝纹等吉祥图案。泥料中加入天然矿物质呈现特殊色泽,被称为"雍正宫廷砂"。上海博物馆藏有其描金人物纹壶。

4. 陈汉文

陈鸣远族弟,作品风格严谨。独创"汉文式"壶身比例,壶嘴多三弯流,盖沿处理极精细。南京博物院藏其古莲子壶,胎体轻薄却结构稳固,体现高超成型技术。

5. 邵元祥

雍正晚期名家,所制大壶气势雄浑。善用调砂工艺,壶表颗粒感明显却不失温润。底款常用"荆溪邵元祥制"阳文篆书,壶把多作飞扣设计。

该时期紫砂特点:

泥料炼制技术革新,出现朱泥、本山绿泥等多元材质;

造型从明末的厚重转向秀雅,线条更趋流畅;

装饰技法丰富,除刻绘外新增泥绘、珐琅彩等工艺;

款识规范化,常见纪年款与诗词刻款并存;

宫廷风格影响民间,出现"官民竞技"的创作氛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雍正年制紫砂器多带有"雍正年制"四字楷书矾红款,可见当时监造制度的严格。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桓台地区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陶瓷产区之一,其紫砂酱釉罐因独特的工艺和实用性备受专家推崇。以下是关于桓台紫砂酱釉罐的详细介绍和推荐理由: 1. 材质与工艺桓台紫砂酱釉罐采用本地优质紫砂泥料,泥质细腻且含铁量高,
    2025-08-22 紫砂 7475浏览
  • 在中国,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定制或亲手制作紫砂壶底款:1. 宜兴丁蜀镇 作为紫砂壶的发源地,宜兴丁蜀镇聚集了大量专业工作室和民间艺人。当地许多制壶师傅提供底款定制服务,可直接在壶底雕刻姓名、斋号或特殊标记。高级
    2025-08-22 紫砂 745浏览
栏目推荐
  • 秋穗底款紫砂釉盆是紫砂陶器中的一种独特品类,结合了紫砂胎体与釉面装饰的双重工艺,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以下是关于该器物的详细分析:1. 底款与年证 “秋穗”作为底款,需结合印章风格、字体特征及釉色工艺判断年代
    2025-07-19 紫砂 1521浏览
  • 紫砂壶泡茶后出现茶垢的时间与使用频率、茶叶种类、养护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通常连续使用1-3个月后会逐渐形成茶垢,但这是正常现象,无需过度清理。以下是详细分析:1. 茶垢形成的时间因素 - 高频使用:每日使用的紫
    2025-07-19 紫砂 168浏览
  • 点搪紫砂壶确实存在“泥门”概念,它是紫砂工艺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泥门与紫砂泥料的紧实度、透气性及最终成品的质感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泥门的定义与作用 泥门指紫砂泥料在制作过程中
    2025-07-19 紫砂 953浏览
全站推荐
  • 瓷器的化学成份主要取决于胎体和釉料,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瓷器在化学组成上存在差异。以下是详细的分类与分析: 一、胎体主要成份1. 高岭土(Al₂O₃·2SiO₂·2H₂O) 高岭土是瓷器胎体的核心原料,提供较高的耐火性和
    2025-08-21 瓷器 8736浏览
  • 男生佩戴天然绿松石耳坠是一种兼具时尚与文化内涵的选择,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1. 材质特性与价值 天然绿松石是一种含水的铜铝磷酸盐矿物,因含铜、铁等元素呈现从蓝到绿的独特色调。其质地细腻者(如瓷松)硬度可
    2025-08-21 绿松石 8928浏览
  • 推广腾冲玉器需要结合线上线下多渠道策略,重点突出其文化价值、工艺特色和收藏属性。以下是具体方案: 1. 挖掘文化内涵,打造品牌故事历史溯源:强调腾冲作为南方丝绸之路重镇的地位,与缅甸翡翠产区的渊源,突出明清
    2025-08-21 玉器 4800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