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若存放不当,容易出现发臭问题,主要与残留茶汁、潮湿环境或材质吸附性有关。要避免发臭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彻底清洁晾干
使用后立即用热水冲洗壶内外,去除茶渣。切忌使用化学洗涤剂,避免破坏紫砂透气性。清洗后用柔软茶巾擦拭外部,倒扣于通风处自然阴干,确保壶内无积水。壶盖与壶身需分离晾晒,避免密封环境滋生霉菌。
2. 正确存放环境
选择干燥、避光、无异味的木架或透气柜存放,远离厨房、卫生间等潮湿区域。潮湿气候地区可定期取出紫砂壶通风,或在壶内放置竹炭包吸附潮气。长期存放时可用无油无香的棉布包裹壶身,防尘的同时保持透气。
3. 定期养护活化
即使不使用,建议每月用沸水冲淋壶内外一次,模拟泡茶环境,维持紫砂的微孔结构活性。若壶已轻微发臭,可用纯净水煮壶(冷水入壶,小火煮沸后静置至凉),重复2-3次去除异味。但朱泥等薄胎壶需谨慎操作,避免惊裂。
4. 材质与使用习惯影响
段泥等浅色紫砂壶吸附性强,更易显味,建议专茶专用。老壶比新壶更耐存,因长期茶汤滋养已形成稳定茶锈层。若存放超过半年未用,再次使用前需用热水温壶两遍,唤醒毛细孔。
紫砂壶发臭的本质是有机物霉变或细菌繁殖,良好的养护习惯能延续壶的生命力。清代《阳羡茗壶系》记载:“壶经久用,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入手可鉴”,说明正确维护的紫砂壶会随岁月提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