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手镯的保养需结合其物理特性与化学稳定性,科学的养护方法可延续其光泽与价值。以下是专业建议及扩展知识:
1. 避免化学接触
翡翠主要成分为钠铝硅酸盐,虽硬度较高(莫氏6.5-7),但长期接触酸碱、化妆品、香水等会侵蚀表面蜡层,导致光泽暗淡。建议在化妆、清洁前摘下手镯,游泳时避免接触含氯水。
2. 防撞击与温差
翡翠具脆性,剧烈碰撞可能导致隐性绺裂扩大。温差骤变(如桑拿、高温曝晒)会引发热胀冷缩,内部结构易受损。冬季需避免从室外高温骤入寒冷环境。
3. 定期清洁与上油
每月用软毛刷蘸中性洗涤剂(如稀释的洗洁精)轻刷缝隙,清水冲净后以软布擦干。高冰种或老坑翡翠可每半年涂抹微量婴儿油或白茶油,滋养内部结构,避免脱水起棉。
4. 正确存放
单独存放于软布袋中,避免与其他珠宝摩擦。环境湿度建议保持在50%-70%,过于干燥可放置一杯清水 nearby。长期不佩戴时,需定期取出检查并短时佩戴,利用人体油脂养护。
5. 避免光照与氧化
紫罗兰翡翠等颜色易受紫外线影响褪色,应避开强光直射。铬元素致色的绿色翡翠需远离氧化环境,防止颜色变暗。
6. 定期专业维护
每隔2-3年可送专业机构进行超声波清洗(仅限无填充处理的天然翡翠)和重新上蜡,恢复表面保护层。镶嵌款需检查金属爪托是否松动。
补充知识:
A货翡翠虽稳定性较好,但B/C货因酸洗注胶处理,耐候性差,更需避免高温与化学剂。
老种翡翠结构致密,保养侧重防撞;新种翡翠需注重保湿防裂。
盘玩时需手部清洁,汗液盐分长期积累可能腐蚀镶嵌金属部件。
养护本质是减缓矿物老化过程,建议结合实际佩戴频率与环境调整保养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