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其画面构底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构底槁是指画面的基本布局、构图和结构组织。一个好的构底槁可以使画面更加有序、和谐、统一,也能够凸显出画面主题和重点。在进行国画的创作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布局形式要整齐划一
画面的布局形式要整齐划一,保持一定的规律性和对称性。我们常常听到“关公过庙”的八卦形状,这就是近乎对称的构图形式,这种构图形式常用于人物画、山水画等等中。除此之外,当然也有并不严格对称的构图形式,但总的来说都是要达到整齐划一的效果。
二、明确画面的主次
画面的主次是指画面中的重要元素和次要元素。这些元素之间的比例和位置关系直接影响到画面的视觉效果。在画面中,主体应该占据比较大的面积,主次的排布应该合理、清晰,不要让画面显得乱糟糟的。
三、构图要注意比例和形状
画面的比例和形状是构图的两个重要因素。比例问题主要涉及到画面的整体平衡性问题,画面中的各个元素虽然比例大小不一,但组合起来呈现的比例关系应该是相对协调的。形状问题则要求每个元素的形状以及组合起来形成的整体形状要有一定的统一性,这样才能提高画面的美感。
四、注重画面的层次感
画面的层次感是指画面空间的深度效果。画家可以通过明暗对比、色调变化等手法来营造画面的深度感,从而使画面具有更强的空间感。在创作画面时,需要注重画面的前后层次和重心位置,这样才能够达到画面的动态平衡,从而使画面更具有跳跃性和生气勃勃的效果。
总之,构底槁是一幅画的基础和灵魂,它能决定画面的整体质量和价值。在构底槁的制作过程中,画家需要结合画面所要表达的主题、情感和意境,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画面构图形式,达到画面的意境和精神内涵与容貌之间的和谐统一,从而使画面更具艺术性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