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玉器的种类繁多,按材质、用途、年代和工艺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1. 按材质分类
- 和田玉:以新疆和田地区出产最为著名,细分有白玉、青玉、黄玉、墨玉等,质地温润细腻。
- 翡翠:主要产于缅甸,按颜色分为帝王绿、紫罗兰、红翡等,硬度高且光泽通透。
- 岫岩玉:辽宁岫岩产,多为绿色或黄绿色,透明度较低但产量大。
- 独山玉:河南南阳特产,色彩丰富,常见绿白相间的“俏色”工艺。
- 蓝田玉:陕西蓝田产,历史上著名,多为淡绿色或黄色。
2. 按器型分类
- 礼器:如玉璧、玉琮、玉圭,多用于祭祀或权力象征,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已出现。
- 佩饰:如玉佩、玉璜、玉簪,注重雕工,汉代“司南佩”和唐代“飞天佩”是典型。
- 陈设器:如玉山子、玉屏风,明清时期盛行,常以山水人物为题材。
- 实用器:如玉杯、玉碗、玉印,兼具艺术与功能性,战国时期的玉卮是代表。
3. 按年代分类
- 高古玉(史前至汉代):红山文化“C形龙”、商代“玉跪人”等,多带神秘图腾。
- 中古玉(唐宋元):唐代胡人纹带板、宋代童子坠,风格写实且生活化。
- 明清玉:工艺精湛,如乾隆工“桐荫仕女图”和田玉摆件,多见浮雕与镂空技法。
4. 特殊工艺类型
- 俏色玉雕:利用玉料天然色泽差异雕刻,如清代“翡翠白菜”。
- 镂雕:透空技法,多见于汉代出廓璧和明清玉香薰。
- 金镶玉:战国始见,清代结合金银错工艺,如“金缕玉衣”复刻品。
扩展知识:
汉代“八刀蝉”线条简练,是葬玉文化代表;明代“子刚牌”以陆子刚署名作品最为珍贵。
鉴定要点包括包浆(自然氧化层)、工痕(古代砣机痕迹)及沁色(土沁、血沁等)。
古董玉器承载中国文化“以玉比德”观念,从祭祀、丧葬到文房雅玩,贯穿华夏文明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