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蛇纹饰结合的玉器在中国古代被称为“螭龙纹玉”或“蟠螭纹玉”。这类纹样盛行于商周至汉代,是玉雕艺术中的重要母题,融合了龙的神性与蛇的灵性,常见形制包括:
1. 玉珩与玉璜:
多见于组佩构件,螭龙常呈盘曲状,蛇身与龙首结合,体现“S”形动态美。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镂空双龙玉珩为典型代表,螭身如蛇般缠绕,须发细节采用游丝毛雕工艺。
2. 玉觿与玉韘
西周玉觿常雕琢蟠螭噬尾造型,象征循环永生;汉代玉韘(扳指)侧面多浅浮雕螭龙,蛇形躯体凸显战斗力量感。
3. 剑饰玉
汉代玉剑璏、玉剑珌偏好高浮雕螭龙纹,蛇形躯干穿梭云气间,代表“虺五百年化蛟”的升天意象。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螭龙纹玉剑具堪称典范。
4. 文化内涵
《说文》载“螭,若龙而黄”,实为龙蛇杂交图腾。红山文化“C”形龙已见雏形,商代妇好墓玉龙亦显蛇形特征,反映原始生殖崇拜向王权象征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