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陶瓷知识 >> 紫砂 >> 百科详情

清中期加彩紫砂杯

2025-09-09 紫砂 责编:奇石百科 990浏览

清中期加彩紫砂杯是紫砂陶艺发展高峰期的典型代表,融合了制坯、雕刻、釉彩等多重工艺,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以下从原料、工艺、纹饰、款识及历史背景等方面展开分析:

清中期加彩紫砂杯

1. 胎体与原料

清代紫砂选料精细,多采用宜兴黄龙山优质紫砂泥,胎质细腻致密。清中期泥料淘洗技术提升,出现“细泥”工艺,胎体表面光润无杂质,为后续加彩提供理想基底。部分高档器皿会掺入粗砂粒以增强肌理感,称为“梨皮泥”。

2. 釉彩工艺特征

加彩技法受景德镇釉上彩影响,常见粉彩、珐琅彩两类:

粉彩:以玻璃白打底,彩料晕染层次分明,色阶过渡自然,多见花卉、山水题材。

珐琅彩:采用进口西洋颜料(如胭脂红、洋黄),烧成后色泽艳丽,宫廷御制器常结合描金工艺。

彩绘后需二次入窑低温(700-800℃)焙烧,考验工匠对泥坯与彩料收缩比的把控。

3. 纹饰题材与文化内涵

纹饰构图受文人画影响:

吉祥图案:如缠枝莲(清廉寓意)、蝙蝠(福寿)、鱼藻(富贵有余)。

山水人物:多模仿“四王”画风,亭台楼阁配诗句题跋。

西洋元素:乾隆时期出现巴洛克风格的卷草纹、开光西洋人物,反映外贸需求。

4. 款识辨伪要点

常见底款有:“荆溪惠孟臣制”“大清乾隆年制”等,需注意:

真品多为竹刀刻款,笔画遒劲有深浅变化。

后期仿品常用印章款,字体呆板无刀痕。

御用器底款常配“乾”“隆”等帝王年号单字篆书。

5. 历史背景与市场价值

清中期紫砂外销兴盛,欧洲皇室定制“东印度公司款”加彩壶具。2018年香港苏富比一件乾隆珐琅彩紫砂方壶以2300万港元成交,同类加彩杯完整器现市价约50-150万元,残损件亦可达数万元。

此类器物需注意保养:避免阳光直射导致彩料褪色,清洁时禁用化学溶剂,宜用软布干拭。当代鉴藏更重视彩绘完整性及名家递藏记录,如带有“阿曼德·戴维德”等欧洲收藏家标签者尤受追捧。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紫砂壶的真假鉴定需要综合多个维度进行判断,以下为专业鉴别方法及扩展知识:一、泥料鉴别 1. 真紫砂特征: - 原矿紫砂(如朱泥、底槽清、段泥)含天然矿物颗粒,表面有砂砾感,放大镜下可见不规则气孔结构。 - 经
    2025-09-01 紫砂 147浏览
  • 紫砂茶盘窑口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原料、工艺、地域文化和艺术风格等方面,以下为详细分析:1. 原料特性 紫砂茶盘主要采用宜兴黄龙山、赵庄等地的原矿紫砂泥,泥料含铁量高,颗粒结构独特,烧成后呈现双气孔结构,透气性
    2025-08-31 紫砂 3700浏览
栏目推荐
  • 紫砂容器的历史发展脉络中,紫砂罐的出现早于紫砂壶,这一结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得到佐证:1. 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 江苏宜兴羊角山古窑址的考古证据显示,北宋时期(10-12世纪)已出现紫砂粗陶罐类器皿,而现存最早的
    2025-08-06 紫砂 8629浏览
  • 紫砂壶底部出现“荣卿”二字的情况需结合历史背景和作者身份综合判断,以下为详细分析:1. 作者考证 - 荣卿是清代中晚期紫砂艺人的常见款识之一,活跃于嘉庆至道光年间(约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与杨彭年、邵大亨等名
    2025-08-05 紫砂 3941浏览
  • 胡艳霞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紫砂壶工艺美术师,其作品以传统技法为基础,融合个人创新风格,在紫砂艺术领域享有较高声誉。以下是关于胡艳霞及其紫砂艺术的详细介绍: 1. 个人背景与师承胡艳霞早年师从紫砂壶制作名家,系统
    2025-08-05 紫砂 945浏览
全站推荐
  • 无锡山水城水晶湖别墅位于无锡市滨湖区,是太湖新城核心板块的高端住宅项目,依托自然生态与都市资源融合的优势,打造低密度滨水居住区。以下是关键信息及扩展分析:1. 区位价值 项目地处太湖新城“山水城”板块,紧
    2025-09-09 水晶 6815浏览
  • 手串栓线打结是文玩、珠宝制作及佛教饰品加工中的重要工艺,既要确保牢固性,又要兼顾美观性。以下是详细的打结方法及相关知识:1. 基础平结(方形结) - 将绳子两端左右交叉,左绳绕右绳下方穿出拉紧,右绳绕左绳下
    2025-09-09 手串 6416浏览
  • 关于古董不慎摔坏的应对措施与相关知识点:1. 紧急抢救措施立即佩戴棉质手套处理碎片,避免皮肤油脂污染断面。用软毛刷清理碎渣,按材质分类存放(瓷片、玉片等需分开)。若残留粘合剂痕迹,用棉签局部测试耐受性后再
    2025-09-09 古董 2315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