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主要产地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的昆仑山-阿尔金山地区,其中最著名的产区包括和田地区的和田市、于田县、策勒县、洛浦县、墨玉县以及且末县、若羌县等地。这些地区地处塔里木盆地南缘,昆仑山脉北麓,地质构造复杂,形成了独特的玉矿成矿带。
具体的产地特征及扩展知识如下:
1. 和田地区
- 玉龙喀什河(白玉河)和喀拉喀什河(墨玉河)以产出籽料闻名,尤其是白玉、青白玉和墨玉。河床中的籽料因长期河水冲刷,质地细腻温润,是和田玉中的上品。
- 原生矿脉主要分布在昆仑山海拔3500-5000米处,开采难度大,产出山料。
2. 且末县
- 以糖白山料著称,糖色与白玉过渡自然,产量占新疆山料的70%以上。
- 且末玉矿多位于阿尔金山,代表性矿点有塔特勒克苏、塔什萨依等。
3. 若羌县
- 盛产黄口料和糖玉,因含铁元素呈现独特的黄色调。
- 矿区集中在阿尔金山北坡,如米兰河矿区。
4. 玛纳斯县
- 产出碧玉,虽不属于传统和田玉范畴(透闪石-阳起石质),但历史上常被归入广义和田玉。
地质背景:
和田玉的形成与板块俯冲作用相关,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变质,经透闪石交代作用成矿。矿体多呈透镜状,围岩为蛇纹石化大理岩。按产出环境可分为山料、山流水、籽料、戈壁料,其中籽料因次生优化最具价值。
市场现状:
俄罗斯、青海、韩国等地虽产透闪石玉,但新疆和田玉因质地醇厚、油性突出仍被视为正统。自2003年国标界定“和田玉”为矿物名称后,产地争议增多,但传统收藏界仍以新疆产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