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玛瑙和朱砂的造假手法多样,以下是常见造假方式及相关知识扩展:
1. 染色处理
玛瑙染色:将白色或浅色玛瑙浸泡在化学染料(如铬盐、铁盐)中,高温固化以模仿南红、紫绿玛瑙等天然色。染色玛瑙颜色呆板,裂隙处色素堆积,紫外线下可能显荧光。
朱砂染色:用红色染料(如氧化铁)涂抹普通矿石或树脂,表面鲜艳但无朱砂的矿物颗粒感,摩擦易掉色。
2. 合成材料冒充
人造玛瑙:使用玻璃或树脂压铸,内部无天然玛瑙的条带构造,气泡和流动纹明显,硬度低于天然玛瑙(莫氏6.5-7)。
合成朱砂:将辰砂粉末与胶黏剂混合压制,比重低于天然朱砂(8.0-8.2),断面无结晶光泽,加热可能释放刺鼻胶味。
3. 拼接或涂层
玛瑙贴皮:在普通石料表面粘贴天然玛瑙薄片,接缝处可见胶痕,敲击声沉闷。
朱砂镀层:电镀红色金属膜仿制朱砂,刮擦后露出基底材质,导电性测试可鉴别。
4. 优化处理掩盖瑕疵
注胶玛瑙:裂隙中注入透明树脂以提高净度,紫光灯下胶体发亮,久戴易老化泛黄。
油浸朱砂:涂抹油脂增加光泽,但擦拭后表面晦暗,天然朱砂为金属光泽。
5. 以次充好
低品质玛瑙冒名:用巴西灰玛瑙冒充西藏红玛瑙,需通过纹理密度(西藏料更细腻)和包裹体鉴别。
伪朱砂矿石:方铅矿或红色赤铁矿冒充,需测试密度和成分(朱砂HgS含汞,有毒需谨慎检测)。
6. 伪造鉴定证书
造假者仿制权威机构印章,或利用真证书套用假货。建议通过官网验证二维码,并复检折射率、红外光谱等数据。
扩展知识:天然特征对比
玛瑙:典型同心环带状构造,隐晶质结构,放大镜可见细密颗粒;天然色分布不均,暖色系多为铁致色。
朱砂:金刚光泽,断面呈板状解理,高密度,条痕为猩红色,遇盐酸产生硫化氢气体。
检测建议
玛瑙:用刀刻划无痕(树脂仿品留痕),紫外线检荧光,热针测胶味。
朱砂:铝片摩擦无反应(天然朱砂生成铝汞齐),X射线衍射仪精准分析成分。
购买时选择正规渠道,要求出具国检(NGTC)或省检证书,避免低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