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按印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雕版印刷邮票
采用雕刻凹版技术,通过手工或机械在钢版上雕刻图案,印出的邮票线条清晰、层次感强,具有防伪性。早期经典邮票多用此法,如中国1980年发行的“庚申年”猴票。
2. 胶版印刷邮票
使用平版胶印技术,成本低、效率高,适合大规模印刷。图案色彩丰富,但防伪性较弱。现代普通邮票(如中国“美丽中国”系列)常用此方式。
3. 影写版印刷邮票
采用照相凹版技术,通过网点表现层次,色彩细腻。中国1960年代的特种邮票(如“牡丹”)多用影写版,兼具艺术性与批量生产优势。
4. 混合版印刷邮票
结合两种以上印刷技术,如雕版与胶版混用,以增强防伪或艺术效果。例如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邮票采用雕胶混合印刷。
5. 数字印刷邮票
近年兴起的技术,通过喷墨或激光打印,适合个性化或小批量邮票。2020年中国发行的“抗疫”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即采用数字印刷。
6. 凸版印刷邮票
早期使用的活字印刷技术,图案凸起于印版表面,如清朝“大龙邮票”。现已少见,多用于特殊题材或实验性设计。
7. 丝网印刷邮票
通过丝网漏印油墨,适合特殊材质(如塑料、金属箔)邮票。部分国家发行的异形邮票或纪念张采用此技术。
扩展知识:
印刷方式影响邮票的收藏价值,雕版因工艺复杂更受藏家青睐。
现代邮票常采用多重防伪印刷组合,如荧光油墨、微缩文字等。
部分邮票会标注印刷厂名(如“北京邮票厂”),可作为版别研究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