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用纸以宣纸为主,其独特的纤维结构和润墨性使其成为传统水墨创作的理想载体。以下是国画用纸的主要分类及特点:
1. 生宣
吸水性极强,墨色晕染层次丰富,适合写意画和大泼墨技法。因渗透快,对笔墨控制要求较高,常用于表现山水、花鸟的淋漓效果。代表品种有安徽泾县的特净皮、棉料宣等。
2. 熟宣
通过胶矾加工制成,不洇墨,适宜工笔画、线描或重彩画。著名的“蝉翼宣”“冰雪宣”质地细腻,适合反复渲染。缺点是用矾后纸张易脆,久存可能开裂。
3. 半生熟宣
介于生熟宣之间,兼具一定吸墨性和可控性,适用小写意或兼工带写的作品。如“玉版宣”“煮硾宣”等,是许多画家的折中选择。
4. 其他特种纸
- 皮纸:以桑皮、楮皮纤维制作,韧性好,耐皴擦,如浙江温州的桑皮纸。
- 绢本:丝绸材质,古代宫廷绘画常用,需绷裱作画,适合精细勾勒。
- 麻纸:唐宋时期流行,质地粗犷,现多用于仿古创作。
延伸知识:
宣纸按原料分为青檀皮浆与沙田稻草混合的“全皮宣”,及纯皮的“净皮宣”,前者更耐久。
明代《遵生八笺》记载宣纸“莹润如玉”,优质宣纸可保存数百年不蛀不腐。
现代亦有仿宣的机械纸(如书画纸),但耐久性和墨韵不及传统手工宣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