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瓷器是根据装饰技法与彩料类型进行分类的,主要属于以下彩瓷类别:
1. 釉下彩
直接在白坯上用钴料(青花)或色料绘制纹饰,施透明釉后高温烧成。青花、釉里红是典型代表,色彩持久不褪,纹饰与釉层融合。元代青花、明代永乐宣德青花均属此类。
2. 釉上彩
在烧好的白瓷上彩绘,二次低温烧制(600-900℃)。包括五彩、粉彩、珐琅彩等。粉彩受珐琅彩影响,采用玻璃白打底,呈现柔和的渐变效果;珐琅彩则以西洋颜料绘制,宫廷御用,色彩富丽。
3. 斗彩
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结合。先高温烧制青花轮廓,再在釉上填彩二次烧成。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是经典之作,青花勾勒与釉上彩互补,层次丰富。
4. 新彩
清末引入的西洋彩料,直接手绘于釉面,烧制温度较低。色彩鲜艳,可表现写实风格,现代艺术瓷常用此技法。
扩展知识:
手绘瓷器的颜料成分影响发色,如青花料含钴,釉里红含铜,珐琅彩含硼酸盐。
明代五彩以红、绿、黄为主,清康熙时加入蓝彩,发展为"硬彩"。
手绘与贴花瓷的区别在于笔触细节,手绘线条有深浅变化,贴花纹理呆板均匀。
现代手绘瓷器融合传统技法与抽象设计,艺术家常署名增加收藏价值。
手绘瓷器的价值取决于画工精细度、彩料品质及窑烧技术,是工艺与艺术的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