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唐寅)作为明代“吴门四家”之一,其真迹传世稀少且价值连城。以下是他部分已知的真迹画作与书法作品,并附相关背景解析:
1. 《秋香图》
此作虽因“唐伯虎点秋香”的民间故事广为人知,但现存争议较大。真迹可能为《王蜀宫妓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描绘四位仕女,设色艳丽,体现唐寅早期工笔人物风格。
2. 《落霞孤鹜图》(上海博物馆藏)
绢本水墨,题诗“画栋珠帘烟水中,落霞孤鹜渺无踪”,融合南宋院体与文人画技法,是其山水代表作,反映贬官后孤傲心境。
3. 《杏花茅屋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典型江南山水小品,以斧劈皴绘峭壁,杏花点缀茅屋,题诗“绿树含春雨,青山半白云”,展现诗画一体特色。
4. 《骑驴归思图》(浙江省博物馆藏)
描绘文人骑驴行于山涧,笔法兼工带写,山石皴染结合李唐、沈周之长,钤有“南京解元”朱文印。
5. 《仿唐人仕女图》
多幅传世版本中,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本被部分学者确认为真迹,线条流畅如“莼菜条”,承袭吴道子遗风。
书法方面:
《自书诗卷》(北京故宫藏)用笔洒脱,结体欹侧,展现晚年狂草风格。
《行书七律诗轴》多见“六如居士”款,笔势连绵似米芾,内容多抒不遇之愤。
鉴定要点:
真迹多钤有“唐伯虎印”“六如居士”“南京解元”等印章,题诗常与画面呼应。其早期作品工整细腻,中后期渐趋放逸,42岁后常用“梦墨亭”闲章。伪作多因清代“苏州片”作坊泛滥,需警惕过于工巧或题跋突兀者。现存公认真迹不足50件,多藏于两岸故宫及欧美大型博物馆。